笼在烟雨朦胧中的应天城,透露着富饶江南的慵懒姿态,宛如一位困倦侧着腰身的女子一般。</p>
远处北边的长江天堑,模模湖湖的横断着大地,近处的神烈山好似皇城背后的一道屏风依仗。</p>
天空中,薄薄的一层雨雾,在微风的吹动下,飘扬着、摇摆着,打着摆子的落在了地上。</p>
将树染的更绿,青砖碧瓦之间,更显分明。</p>
往日里,热闹非凡的应天城,在今日也好似被按下了暂停键,满城大街小巷,少有人烟。</p>
似乎也如这应天城一般,难得的偷了一回儿懒散。</p>
只是若是往东城方向看。</p>
便会发现,昨日里还一片奢遮的宅院府邸,连带着门前整条街巷,已经悄然满是素缟。</p>
入目之处,是一片片洁白如雪的丧礼之器物。</p>
若要是再离得近一些,便能听到这座往日里鼓乐不断的宅院里,已是一片哭嚎了一整夜的哀鸣声。</p>
昨日里还是描金的开平王府排面,这时候已经被蒙上了一张白布。</p>
廊下门前,数名仆役身着白麻布衣,腰缠草绳,垂手顿足,满脸哭丧的迎来送往。</p>
府门前,从清早天一亮,便已经被堵得水泄不通。</p>
即便先前身为开平王常遇春长子的常茂,死前身上并无爵位,但常家在大明朝的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p>
满城的王公大臣,按照规矩和礼仪,凭着各家往日里的交情,都是要来常家祭拜薨逝的常茂。</p>
皇帝朱元章这一次未曾如当年常遇春薨逝时一般,举朝停摆,亲自出奠。</p>
但皇太子朱标和皇孙朱允熥、朱允炆,却是掐着点,在大多数朝臣都到来之后,亦是驱使马车,到了开平王府外。</p>
“太子殿下,到开平王府了。”</p>
车外,东宫太监掀起了车帘,小声告知。</p>
朱标面有戚戚,抬起头看向车外,起了身子,看向两边陪他过来的朱允熥和朱允炆。</p>
“随为父入府祭奠。”</p>
说着话,朱标迈开脚步走下了马车。</p>
常茂是他的大舅子,前些年虽然因为军阵上的事情,与宋国公冯胜起了争论,惹恼了朱元章,方才被剥爵夺官。</p>
但常茂这些年,却是一直鼎力支持朱标这位自家妹夫。</p>
朱标自昨夜知晓了常茂薨逝的消息后,心情便一直压抑郁郁。</p>
便是下了马车,淋在雨中,也未尝发觉。</p>
跟随其后,下了马车的朱允熥和朱允炆两人,皆是看着父亲的背影。</p>
在朱允炆刚刚将要举手开口的时候。</p>
朱允熥已经是提前撑开伞举起,走上前去:“父亲,下着雨,身体为要。”</p>
说着,一张油纸伞大半的范围,都顶在了朱标的头上,朱允熥的半个肩膀倒是都落在了雨中。</p>
身后本也要如此做的朱允炆,顿时暗生懊恼,愤愤的瞪着朱允熥的后背,心中早已是骂开了娘。</p>
朱允熥这厮,端是会献殷勤,属为可恶!</p>
前头,朱标只是嗯了一声,眼带感慨的看了一眼半个身子落在雨中的朱允熥,便带着两人进到了开平王府里。</p>
一入王府,周遭屋檐廊柱上,满目素缟哀哀。</p>
前院这时已经是聚满了常家的故交亲友,朝中的王公大臣们。</p>
在见到朱标领着两位皇孙到来,所有人齐齐看了过来,投注视线。</p>
正堂那边,常家的人也已经是迎了出来。</p>
常茂的妻女子嗣,满目通红:“臣妾参见太子殿下,见过两位郡王。”</p>
那边,开国公常升、开平王三子常森并肩联袂而来,亦是见人行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