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赵勉等人也是松了一口气。</p>
朝廷年年战事不断,头一回北征刚停下,下一回的北征就在筹备之中。</p>
年年如此,他这个户部尚书当得是劳心劳力。</p>
何不如大伙都关起门来,在这应天城里头梳理天下,休养生息的好。</p>
“儿臣恭送父皇。”</p>
“孙儿恭送爷爷。”</p>
等到朱允熥抬起身来,朱元章已经是带着人渐行渐远,消失在大本堂前。</p>
现场,便只剩下了他和一帮叔叔们,还有方孝孺领着的几名大本堂先生。</p>
朱允熥赶忙上前,欲要托付方孝孺,却是被对方笑着摇头止住。</p>
“为师还未曾老到走不到的地步,且入大本堂,今日开课!”</p>
朱允熥笑了笑,恭敬从命:“学生晓得。”</p>
一行人,直到此刻方才一一入了大本堂。</p>
落在最后面的朱允炆,这时候只觉得气冲天灵盖。</p>
朱允熥今日如此胆大包天,鼓动着宗室里的叔叔们,要行穷兵黩武,征伐南疆的事情。</p>
皇爷爷竟然就这般轻轻拿起,轻轻放下。</p>
最后竟然还说他朱允熥是一心一意皆是为了大明!</p>
当真是岂有此理,世间何曾有过这般道理!</p>
如今,这方孝孺素来以士林新起大儒着称,竟然也着了他朱允熥的道,二人之间好似隐隐是在以师徒相交!</p>
朱允炆愈想,心中愈是郁郁不得志,恨不得一刻钟也不待在这大本堂里,只想寻一快活地,让自己放空一切。</p>
众人到了大本堂里分坐。</p>
方孝孺看着眼前的诸位皇子皇孙,心中亦是泛起了别样滋味。</p>
想来,自己今岁入京不过是访友而已,却不想竟然是稀里湖涂的入了宫廷,成了宗室大本堂的先生。</p>
他看向依着个子,坐在中间位置的朱允熥。</p>
却是放下了手中准备的课本,面向此间学生,开口发问:“先前,诸位皇子请旨改封南疆,皇孙也言我大明宗室当封国南疆。尔等所思所想,从何处出发,可否与我说来?”</p>
他是赞同大明朝的宗室藩王,封国在边塞之地,而非中原富饶之囯。</p>
若不然,如今朝廷和陛下或许可以控制这些宗室藩王,但往后呢?</p>
藩王于封国,权柄几乎超越朝廷,若是多出几个穷凶极恶之辈,那便是天下百姓的祸事。</p>
加之,宗室一旦就藩,其封国的产出,几乎都要供养藩王,朝廷等同于颗粒无收。越是往后,只怕朝廷收到的钱粮也就会越来越少。</p>
只是,他对大明征伐域外之事,虽不如刘三吾那等顽固,却也有些迟疑。</p>
国之大事,当警惕兵事。</p>
朱允熥笑了笑,他知晓方孝孺这番话,其实是问自己的。</p>
与其让朱桂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倒不如是自己来解释清楚。</p>
“先生,学生想先问一句,先生以为土地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