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明嫡子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殿下快快征服草原吧

第四百六十六章 殿下快快征服草原吧


  大明嫡子正文卷第四百六十六章殿下快快征服草原吧如今的应天朝堂,有那么几个地方,是明显有别于旁处。有那么几个衙门,是不同于其他部司衙门的。

  诸如武英殿前的税署衙门,诸如由张二工管理的各处工坊。

  而上林苑监,这个本来是应天各部司衙门里最普通的一个衙门,如今也变得格外的不一样。

  根据户部、税署的核算,仅仅是这几年的时间,上林苑监当初从交趾道带回来的粮种,种植范围已经遍及中原诸道。而在琵琶湖旁的沙土地种出来的红薯,如今也已经是扩散到了除直隶以外,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诸道。

  上林苑监这个当初不起眼的衙门,可以说是凭借这一己之力,让整个中原最适宜耕种的土地出现增产的现象。

  土地是中原王朝的核心。

  粮食是天下百姓的底线。

  让百姓吃的饱,仅凭此一项功绩,上林苑监便功在千秋矣。

  以至于当朝廷在今年开始推行新政,朝堂格局发生改变,皇帝创立文渊阁处理天下军政要务,遴选重臣入值文渊阁的时候。

  所有人都笃定了,大明少师、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在文渊阁中定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但偏生,这位有着大功德的重臣没有入值文渊阁。

  没人会觉得这是皇帝对袁少师的打压。

  朝廷断然不会打压如袁素泰这样的人。

  随后就有人开始传出,这是袁少师公忠体国,一心只做喂饱整个大明肚子的事情。

  于是,袁素泰和上林苑监的形象,在所有人的心中再一次拔高。

  对国家有大功德的人,养一些鸡鸭鹅,没有半点的不妥。

  就算是将这些鸡鸭鹅养在朝廷衙门里,也是不成问题的。

  就连平日里闲来无事的都察院御史,路过上林苑监衙门前,便是被大白鹅追赶,被雄鸡啄顶,被肥鸭嘲讽,也不敢有只言片语发出,而是甘之若饴的希望这些鸡鸭鹅能长得更肥美一些。

  任凭应天城繁花似锦,上林苑监总是岁月静好,各自相安。

  一名身着灰布麻衣,有些跛脚的半大孩童,手拿着簸箕和扫帚,脸上表情有些无奈的从上林苑监衙门里走出来。

  孩子那不时张合的嘴巴,表明了他正在不断的无声咒骂着。

  而对象,正是这衙门外逃散的鸡鸭鹅。

  提着簸箕的孩子出了衙门,站在外面看向四周,眉头皱的更紧,回过头看向衙门里面:

  随着孩子的一声呼喊,又有数名同样穿着灰布麻衣,年龄相彷的孩子从衙门里走了出来。

  这些孩子手中有拿着簸箕扫帚的,也有提着长竹竿的。

  只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手拿着竹竿的孩子,开始冲向远处,试图绕到逃出衙门的鸡鸭鹅前头,好将其都重新驱赶回衙门里的笼舍中。

  孩子们对朱允熥等人的身份,似乎并没有察觉。

  那最先提着簸箕走出来的跛脚孩子,嘴里更是无声骂骂咧咧的低着头,打扫着地上的粪便,到了朱允熥身边。

  朱允熥面露疑惑,侧目看向身边的田麦,对这些从上林苑监衙门里出来的孩子的身份有些好奇。

  田麦微微躬身颔首,小声道:

  朱允熥脸上好奇之色更重了一些:

  「少师想着,等上林苑监摸索出

  一套可行的养殖方式,就让这些孩子慢慢接手,到时候各自分摊一些。等孩子们再大一些,就让他们自己出去寻了地方养殖家禽,如此也算是有了一份依靠过日子。」

  田麦说的有些迟疑,上林苑监管到养济院的事情,算起来是有些职权上纠葛的。

  想了想,田麦又道:

  朝廷的财政预算,每年都是有预算和结算的,这一点田麦瞒不住,内阁那边想要查,随时都能调阅出来。

  朱允熥脸上露出微笑:

  正当朱允熥感叹着袁素泰的公忠体国时,那扫着地上家禽粪便的跛脚孩子已经是到了朱允熥的眼前,皱眉望着这位还没有表明身份的皇太孙,有些不满的提醒了一声。

  朱允熥愣了一下,却还是照着对方的意思,往衙门前更近一些打扫过的地方挪了一下。

  但他还是好奇的开口道:

  跛脚孩子皱着眉转过头看向朱允熥,声音闷闷道:

  朱允熥目光转动,饶有兴致的试探了一句。

  跛脚孩子立马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向朱允熥,心想这大抵又是哪家不知五谷的贵公子,只得没好气道:

  田麦有些无奈,对这个不知太孙身份的跛脚孩子,多少有点哭笑不得。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