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p>
就算日军已经撤走,没有怀疑什么,但他们肯定也已经知道安阳镇驻扎过赵志国的部队。</p>
等以后赵志国的部队再次频繁袭击他们的部队之后,小鬼子肯定还会来安阳镇。</p>
拿下并州,日军就有了足够精力来对付赵志国。</p>
等下次日军来安阳镇的时候,他们就会在安阳镇附近建据点,修工事。</p>
把进出山的路给堵死!</p>
赵志国他们能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p>
“高仓已经去追击日军了,估计用不了两天的时间,就会有消息,到时候我们再看日军大部队的反应,如果日军大部队有动作,我们再调整计划。”</p>
赵志国不可能事事料敌于先,要是日军按兵不动,等处理完晋绥军之后,再来对付他们,他们也只能在此时按部就班的过日子。</p>
“日军大部队动了,这次安阳镇是不是要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p>
“没错,小鬼子也不想拖着个麻烦一直解决不掉,要是我,我就干脆派大军前来,痛痛快快的解决掉麻烦,以后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p>
如果是赵志国遇到了这么麻烦的对手,他宁愿动用更多的兵力,一次性把麻烦给解决。</p>
而不是像小鬼子这样一点点挤牙膏。</p>
其实这也不怪小鬼子,华夏土地广袤,小鬼子是眼馋,但也给小鬼子带来了一个难题。</p>
小鬼子没打下一个地方就要派兵驻守,小县城少则一个中队,多则一个大队的兵力,重要的军事城市,还要派几千兵力驻守。</p>
</p>
日军本就是国小而民寡,兵力有限。</p>
随着战线拉长,而且多处开战,日军所有需要的兵力越来越多。</p>
小鬼子抽调兵力只能像挤牙膏似的。</p>
“所以教导员还要麻烦你,安阳镇的百姓要随时有转移的意识。”赵志国说。</p>
百姓的思想工作可不好做,毕竟穷山沟沟里,消息闭塞,对外界的事情知之甚少。</p>
安阳镇的百姓不知道小鬼子的残忍,他们又有对自己故乡的执念,所以想要让所有人进山避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不算麻烦。”马修文说,“只不过日军大部队还没有消息,我们现在跟百姓说这件事情,会不会引起恐慌?”</p>
有时候恐惧比任何事情都可怕,尤其是一个群体的恐慌。</p>
“恐慌……恐慌总比死人要好,有了第一次,他们会习惯第二次的……”</p>
人就是这样,当一件事情出现一次,他们就能够忍受第二次,就像一件事情传承百年就变成了习俗一样。</p>
“好吧,我尽力而为!年轻人好说,就怕老人……故土难离!”</p>
年轻人接受新消息的能力比较快,再加上他们宣传部门的宣传,一些年轻人还是懂得当今华夏很不妙。</p>
“到时候,让祝浩跟着你,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强硬的手段,大不了我赵志国亲自上门,负荆请罪。”</p>
如果有那么极个别固执的人,为了他们的安全,赵志国也不怕违反纪律。</p>
“这种事情我来做吧,这支部队少了教导员可以,但不能少了你。”</p>
马修文怕赵志国因为犯下错误,而被调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