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凡开口问着。</p>
</p>
“一个星期就开始分解!”</p>
“这速度…………未免有点快啊。”</p>
闻言,白凡稍许的有些吃惊。</p>
原本他以为,这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三个月时间能开始分解,就非常不错了,因为这样的降级速度已经超出了现有材料的数十倍以上,到时候集中焚烧,一起埋入土壤,完全实现降解。</p>
没想到,</p>
他还是低估了系统,低估了这一份资料的实用性。</p>
最后的结果,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p>
一个星期分解,一个月分解完毕,和土壤融为一体。</p>
那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压根就是环保材料,拥有极强的广泛推广性。</p>
这种,白凡估计只要自己研究出来,就会直接受到上面关注,压根都不带二话的,接着就是由上而下的推广,甚至是制定出专门的政策,也不是没有可能。</p>
这符合现今的主旋律,符合环保的理念。</p>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啊!</p>
接着,白凡的目光来到最后一项的X—1柔性材料上。</p>
有一说一,开启LV2,系统给出了这么一份材料,白凡尽管有了一些准备,但还是比较惊讶的,正好和现实撞上。</p>
其实,换一种角度上来说,</p>
搞不好,这一次系统一开始是准备只给两种技术。</p>
但是白凡直接撞到了X一1柔性材料上,被系统收录,索性这一次升级系统就一次性把基数补齐,给了白凡。</p>
“那这样………我是不是似乎发现了一个bug?”</p>
白凡摸了摸下巴,自言自语的好笑着,最后把这个问题抛之脑后。</p>
开啥玩笑呢?</p>
系统能让你开bug?</p>
做梦去吧!</p>
大概一个小时,白凡稍微的过了一遍X-1柔性材料的全体过程,在系统给出的资料里,给出的具体方向是王老给出的第一种,就是以柔性基底为框架。</p>
然而这么一种情况,</p>
是王老和一众科研工作者视为最不可能,难度最大的一种。</p>
“最不可能化为可能。”</p>
“果然是超乎常人的想象。”</p>
“在这方面,我估计老师也从来没有想过吧,只是列为一个方向。”</p>
白凡脸上露出一抹惊讶,看到资料上描述的一部分,恍然大悟:“选中了这么一个材料,原来只是利用了其中的高温特性,温度升高,更加柔性,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柔化,同时添加了电流效应……………”</p>
“这要是让我自己想,没两三个月,应该不大可能,其中还有数据验证,这么一来半年的时间都过去了。”</p>
白凡有些感慨着,他这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研究。</p>
就在白凡在系统空间里,一遍一遍的过着三种材料的大纲,定下新的研究计划的时候。</p>
来自于航T航空部的一个采访视频,径直的曝光在网上,迅速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不到半个小时,直接顶到了所有媒体榜单上。</p>
</p>
央视记者汪冰冰,在视频中采访着一位航天航空部的科研人员。</p>
闻言,科研人员笑了笑,胸有成竹的开口回应着,似乎早有腹稿:</p>
“我想这一场飞船对接的成功,首先和全体工作人员共同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是第一要素,也是摆在第一位,并且和坚持D的领导,国家的政策也是分不开的。”</p>
“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航天事业的确有了一些突破猛进的进步,在这一次发射前,飞船上的一些技术做了一些局部升级,正是因为这些升级,让这一次的飞船对接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加顺利,腾出了大量空间,放置一些新的设备,提高了精准率。”</p>
“在这里感谢白凡实验室,他们的新型能源架构电池,实现了飞船上的电控系统的更新换代,以更小的空间取得更大的储能,为其他装置提供的空间………”</p>
让广大网名没有想到的是,</p>
在这么一则采访视频里,</p>
这位被采访的航T航空部研究员,直接点出了白凡实验室,就连白凡的名字都出现在视频里。</p>
接着,</p>
在采访视频播出的半个小时内,</p>
白凡实验室这五个字的热搜量,直接飙升到百万。</p>
网上冲浪的网友们,迫切的想要知道所谓的白凡实验室是何方神圣,有多大的魔力?</p>
</p>
</p>
</p>
</p>
</p>
</p>
</p>
</p>
</p>
</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