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也是项目组在之前遇到的难题。</p>
因为计算太过复杂,项目组只能大致估算出一个结果,距离真实情况的误差,还无法准确的估计。</p>
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很难准确的找到最合理的超导电缆规划方式的。</p>
“超导电缆磁滞损耗计算……还真是一个难题啊。”</p>
即使是徐佑,也必须承认,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p>
徐佑尝试了一下,通过大脑彷真模拟的技能,去推导这样的一个公式。</p>
但在多次尝试之后,这种方式并没有行得通。</p>
大脑彷真模拟,能够非常准确的模拟出实际的各种反应。</p>
可对于推导公式,并没有那么好的效果。</p>
徐佑决定,还是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公式的推导。</p>
“先把所有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吧。”</p>
徐佑经过缜密的思考,确定了所有会影响到磁滞损耗的影响因素。</p>
“真空中磁导率、超导带材根数、频率、超导带材临界电流、交流电流峰值、临界电流退化率……”</p>
确定了所有的影响因素之后,徐佑进入到深度学习状态之中,开始进行推导。</p>
通过不断的推导,徐佑终于发现,这些物理量之中,隐藏着某些奇妙的对数关系。</p>
“构造一个新的物理量Fi,然后在这里和这里,通过自然对数的计算,就可以得到磁滞损耗P的结果了……”</p>
最终,徐佑推导出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公式,用来计算超导电缆的磁滞损耗。</p>
通过实验,证明了徐佑的这个推导结果是完全正确的。</p>
计算值与测量值非常的接近,其误差要比之前项目组粗略估测的结果小上不少。</p>
之后的涡流损耗,以及绝缘层介质损耗,徐佑也较顺利的推导出了相应的公式。</p>
接下来,轮到了超导电缆的本体漏热损耗。</p>
为了让超导材料实现超导的特性,需要让超导材料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p>
这样一来,保温层内外,就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差。</p>
不论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有多好,保温层内外是一定会产生热传递的。</p>
在这一点上的损耗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p>
为此,需要详细测量保温层的导热系数,并根据环境温度和超导临界温度,计算出最合适的电缆规格。</p>
通过一系列的推导,徐佑最终写下了这样的一行式子:</p>
“P=2πk(T0-T)/ln(D2/D1)”</p>
推导完成之后,徐佑不禁感叹道:</p>
“本体漏热损耗的公式,还真是简洁明了啊。”</p>
这是徐佑推导的几个公式中,结构最简单的一个公式了。</p>
在完成了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之后,徐佑也得到了保温层的最佳规格。</p>
“内半径56mm,外半径88mm。这样一来,会比原来规格的损耗,降低了1%左右。”</p>
降低1%的损耗,看起来似乎不值一提。</p>
但在长期的使用中,会节省非常多的能源。</p>
所有的过程,徐佑都要求做到精益求精,不能轻视任何的一个细节。</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