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我都听你的。”</p>
“好!林诗,要是你没有意见的话,这个课题,就由我做主了。”</p>
“嗯,我没有问题。”</p>
“记住,暂时不要对任何其他人透露这个事情。走,我们现在去实验室。”</p>
因为这个成果,可能会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前景。</p>
徐佑暂时推开了其他没那么重要的事情,把这个实验的优先级放在了第一位。</p>
到了实验室后,徐佑和林诗一起,做起了这种拓扑超导体的高温实验。</p>
因为实验条件所限,在这个实验室内,还无法到达一些超高的温度。</p>
徐佑的想法是,先把实验数据做得更详细一些。</p>
在徐佑和林诗的共同努力下,两人又做出了多个实验数据。</p>
经过拟合,徐佑和林诗发现。</p>
这种物质在等离子态时,所产生的磁场,确实与温度有一个函数关系。</p>
整个函数关系式,并不是标准的指数函数,但与指数函数类似,图像的斜率随着温度,在不断的提升。</p>
按照这个公式去推断,如果能将这种材料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其产生的磁场,将是非常非常大的。</p>
理论上,甚至要比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磁场还要更大。</p>
“如果能够在核聚变原料中,加入这种物质的话,那就可以让等离子体,实现非常强的自我约束了。”</p>
这样一来,即使不加外部的磁场,也可以达到对核反应原料的约束效果。</p>
而如果让两种磁场,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叠加,则可以让磁场的约束能力更强。</p>
很可能使可控核聚变装置,创造运行时间更长的记录。</p>
只是,想要验证这种材料在超高温度下,是否会产生极强的磁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p>
为了保证安全,即使是在蓟大的核物理实验室,也是无法进行核聚变的实验的。</p>
毕竟这样的实验确实是太危险了。</p>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p>
这样级别的实验,在学校的核物理实验室中,都是用模拟的方式去完成的。</p>
想要做到超高的温度,也只能去专门做可控聚变实验的基地,进行这种实验了。</p>
之后的时间里,徐佑尝试着通过大脑彷真模拟,去模拟这种材料在超高温度下的磁场强度。</p>
</p>
不过,因为缺少足够的数据支撑,徐佑尚不能很好的进行模拟。</p>
以徐佑目前的能力,并不能完全在大脑中模拟出粒子的所有性质,更多的要依赖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p>
想到这,徐佑决定,还是通过实验去验证。</p>
徐佑找到蓟大核物理的专家邓福,说明了自己的想法。</p>
“什么?徐教授,您是说,您对可控核聚变的装置,已经有了新的想法?”</p>
听到徐佑的话,邓福也是大吃一惊。</p>
本来邓福觉得,徐佑说可能要设计一种全新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可能只是一种幻想而已。</p>
没想到,这么快徐佑就有了突破。</p>
“我的想法是,基于托卡马克装置进行改良。具体的改良方桉,我还没有定下来。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够利用可控核聚变装置,进行一些实验。邓院士,我们蓟京有可以进行可控核聚变实验的地方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