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 第080章:在李世民面前纵容手下贪污

第080章:在李世民面前纵容手下贪污

“重视科举:朝廷要尽力推广,落实到每个州,每个县,每条村,要让天下人知道朝廷重视科举。如果可以,给每个参加科举的学子提供前往帝都决赛的盘缠。”</p>

</p>

“注意,一定要确保科举的公平公正,不能让科举成为某些人暗箱操作的工具,考试没有开始前,考题被提前知道是大忌。”</p>

“善用履历:科举选拔的人才,或者是正准备就任某地的官员,让他们填写个人履历,收藏进入档桉袋,作为未来考核的标准,若是为官期间作为与履历目标相差巨大,不予晋升。”</p>

方源沉吟片刻,缓缓将自己的浅见说出。</p>

只是即兴而言,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方案,纯当是茶余饭后闲聊。</p>

“受教了!”</p>

“回去之后,我必定面见陛下告知!”</p>

李世民听着,也是沉吟片刻才开口。</p>

他其实也想过重视科举,但不少大臣都谏言反对。</p>

考虑到延续隋朝的科举会被人说大唐没有出息,一直不怎么重视。</p>

现在听到方源所言,他决定回去之后,一定力排众议,重视科举,并提出个人履历。</p>

而且不仅是科举选拔的人才,就是现在各地的官员,不管大小,也应该填写一份个人履历上来。</p>

如此,不仅能够知道他们之前干了什么,以后想干什么也能够知道。</p>

“哈哈哈......”</p>

“要是有赏赐可别忘了本官。”</p>

方源先是一愣,随即哈哈笑道。</p>

“自然不会。”</p>

“对了,这次过来,还给你带来了细盐分红。”</p>

李世民摇摇头笑道。</p>

关于方源卖官一事,他也不再追究。</p>

如方源所说,他只有建议权,且个人履历是个好东西,按照方源的操作,选出的官员确实是比朝廷选拔的好。</p>

说着,向身后的中年人使眼色,对方立即退下,出刺史府搬运东西。</p>

片刻之后,就看到对方一个人扛着一个大箱子进来,不比孙泰河的那两个小。</p>

箱子放在地上的时候,重重轰隆了一声,令方源不由得对这个年轻护卫刮目相看。</p>

“这是第一次卖细盐赚到的分红,总共六十贯。”</p>

李世民笑道。</p>

朝廷的细盐不仅是朝廷卖。</p>

还有朝中的某些大臣,也分了一部分去卖。</p>

经营方式好比皇室是开发商,朝廷是一级代理商,大臣也是一级代理商,所以钱来得快,不需要等各地销售回流。</p>

“谢谢李老板。”</p>

方源开心一笑。</p>

命人将箱子搬下去。</p>

来了两个州吏,才吃力将箱子搬下去。</p>

“方刺史,我下次来,可能是年后才来了。”</p>

“钱的事也是年后才会有第二批,毕竟回流慢,且运输也麻烦。”</p>

李世民说道。</p>

这次过来,也有战前放松的想法。</p>

回去之后,朔方应该已经拿下,攻打东突厥要提上日程。</p>

到时候,就不是现在这么悠闲了,要时刻盯着战场上的事,确保战局没有问题。</p>

事关国战,不敢有一丝怠慢。</p>

“本官明白。”</p>

方源点点头道。</p>

他和不少商行打交代已久,知道回流需要时间。</p>

能这么快运来六十贯分红,已经是超乎方源的意料。</p>

“方刺史爽快!”</p>

李世民满意道。</p>

不用解释那么多,相互信任,就是好。</p>

等下次再来,就摊牌身份,看方源是什么样的反应。</p>

到时候应该是震惊、难以置信、高呼臣眼拙等等,肯定会很有趣的吧?</p>

“李老板,本官有个想法,说与你们听听?”</p>

方源慢慢品尝两口茶,突然说道。</p>

“什么想法?”</p>

李世民好奇问道。</p>

襄城公主也好奇看向方源。</p>

不过她此时已经有点憋不住,大长腿夹紧。</p>

“你们知道一贯钱有多重吗?”</p>

方源问道。</p>

“不知。”</p>

父女相视一眼,摇摇头道。</p>

两人平常都没摸过铜钱,不知道一贯有多重。</p>

“8斤!”</p>

方源沉声道。</p>

“然后呢?”</p>

李世民眨眨眼,不解问道。</p>

他不明白方源问这个是因为什么。</p>

“一贯8斤,你刚才运来的60贯就是480斤!”</p>

“距离稍微远的,路也不好走的,区区60贯钱就非常不方便携带。”</p>

方源继续道。</p>

“确实!”</p>

李世民深以为然点头。</p>

他也觉得钱稍微多点就不好运输。</p>

才60贯而已,就费了不少力气才带来。</p>

不过他还是不知道方源想要表达什么意思。</p>

“现在辽州汇聚十家商行,开了十多家工厂,将来肯定会更多。”</p>

“这种铜钱非常影响彼此之间的交易,不利于辽州的发展,也不利于大唐未来的经济发展。”</p>

“我想着,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制造一种纸币,等同于铜钱的价值,是不是方便携带,是不是便于交易,是不是加速经济发展?”</p>

方源沉声道。</p>

他早就有造纸币的念头。</p>

但时机不成熟,且没有官方的支持。</p>

民间纸币不是不行,但风险比较大。</p>

“纸币?!”</p>

李世民惊讶道。</p>

他大为震惊,震惊方源的天马行空。</p>

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竟然还能够想到纸币代替铜钱?</p>

“不错,纸币!”</p>

“到时候还会有钱庄,方便纸币和铜钱的兑换。”</p>

方源深深看着李大野,沉声道。</p>

纸币和钱庄的构想,是时代发展应该有的产物。</p>

当资本萌芽发生的时候,铜钱注定是无法满足人们之间的交易。</p>

“方刺史,我不得不佩服你的想法。”</p>

“但纸币事关重大,我建议你慎重考虑。”</p>

李世民心中震撼,沉声道。</p>

从方源的话中,他已知道纸币方便携带。</p>

但事关朝廷金钱命脉,不可能三言两语就决定出来。</p>

“所以本官才跟你说,希望你能向皇帝进言。”</p>

方源沉声道。</p>

“你...你有什么可以说服皇帝的吗?”</p>

李世民想要拒绝。</p>

但看到方源的眼神,换了个说法。</p>

“第一,纸币上印人头像,可以是皇帝,可以是太上皇等等,必须是有光辉形象的人物,随着纸币的推行和使用,百姓将会记住他们,流芳千史也不为过。”</p>

“第二,纸币不是取代铜钱,仅是多一种使用方式,名为大唐宝钞,百姓想用铜钱就用铜钱,想用纸币就用纸币,等价交换,互不干涉。”</p>

方源沉声道。</p>

“朕......真的能流芳千史?”</p>

李世民激动无比,差点就暴露身份。</p>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多么想要流芳千史。</p>

玄武门污点是他此生都不愿提起的,故而想要做出更多功绩掩盖。</p>

他希望后世的子孙提到自己的时候,心中是满满的敬仰,而不是想到玄武门之变。</p>

如果方源提到的纸币能够印人头像,哪怕自己百年之后,只要纸币还被使用,那自己就还会被人们记得。</p>

这比做了无数利国利民的政策还要好无数倍!</p>

“自然!”</p>

“史书还会记录浓厚的一笔!”</p>

“因为纸币比铜钱伟大,加速了时代的经济发展,便利了民生!”</p>

方源郑重道。</p>

“需要我帮什么忙?”</p>

李世民呼吸变得急促。</p>

他想象到了纸币在历史中的地位。</p>

未来几千年,人类应该都会记得他这位帝皇。</p>

推出了纸币,加速了经济发展,便利了民生。</p>

怕是平定东突厥,也没有推出纸币那么影响深远。</p>

“第一,请求皇帝允许本官成立宝钞局,并提供宝钞上的人头像。”</p>

“第二,请求皇帝给予本官特权,唯本官一人印刷、发行等等,以防造假、彷真等等问题出现。”</p>

方源沉声道。</p>

宝钞局的出现,利益将会牵动无数人。</p>

到时候,不仅是世家,估计是王侯将相也会盯着自己。</p>

只有确定正统位置,掌控纸币的核心技术,打击假币,才能降低风险。</p>

当然,方源不会一下子就推行全国,而是从辽州城开始,慢慢由各大商行带出去。</p>

“没问题!”</p>

“但我也有一个条件。”</p>

李世民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p>

“请说。”</p>

方源没有意外,沉声道。</p>

“皇帝有权查看所有信息。”</p>

“并且只允许辽州城一家归你执掌。”</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