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 第116章:帝怒,畅游朗州城

第116章:帝怒,畅游朗州城

比如这次辽州发生的事情,如果没有方源,其他人做刺史的话,可能就被王家父子成功了。</p>

因为都是本地的世家,三县县令仅仅不是本县而已,也都是辽州的一员,他们辽州的世家商量好之后,就可以动手了。</p>

但这个时候,如果有更多不是本地的官员,也不是出自各世家的官员,那他们就不会同意这件事的发生,世家就会有助力。</p>

为了尽快拜托世家对地方的掌控,李世民决定从现在开始推行科举。</p>

刚好,利用退裴寂之势,减少更多人的反对。</p>

“陛下,科举乃是前朝遗物,不好太过重视吧?”</p>

“历史可能会说我们大唐没人,只会搬照前朝的东西。”</p>

王珪沉吟片刻,沉声道。</p>

“陛下,臣建议慎重考虑!”</p>

杜如晦站出来说道。</p>

他事先并不知道朝廷要重视科举。</p>

“陛下,请慎重!”</p>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也纷纷开口。</p>

很明显,在场的四位大臣也是第一次知道李世民有重视科举的想法。</p>

“隋朝暴政,天下群而攻之,这是天下百姓的意志。”</p>

“然隋朝也有值得我们大唐借鉴的东西,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东西。”</p>

“我们不否认一件事的好,也不掩盖一件事的坏,只要这件事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就可以借鉴。”</p>

“朕欲重视科举,推行科举,从各道各州各县开始,命朝廷大力宣传,最起码达到乡民也知道朝廷重视科举。”</p>

李世民沉声道。</p>

眼神慢慢变得锐利。</p>

眼前除了王珪,杜如晦几人可以说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一批了。</p>

但即便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一批,也是反对科举重视和推行的那一批。</p>

因为他们本质上还是来自各大世家,身后有着千千万万的利益关系等等。</p>

“陛下,现如今朝廷即将对东突厥开战,科举一事是否徐徐而图之?”</p>

王珪沉吟片刻,依旧不太想同意。</p>

科举事关重大,触发了太多世家的利益。</p>

前朝之所以灭亡,也有推行科举的部分功劳。</p>

“是啊,陛下,请慎重!”</p>

杜如晦几人纷纷附议。</p>

“战争与科举,是两回事。”</p>

“朝廷只需要士兵打仗,不需要所有人都打仗。”</p>

“若朝廷因为打仗就什么都不用做,那留着满朝诸公还有什么用,随裴寂致仕不就行了?”</p>

</p>

李世民沉声道。</p>

依旧坚持重视科举和推行科举。</p>

方源的话,辽州刚刚发生的事,让他彻底坚定重视科举。</p>

如果朝廷有充足的钱,他还会按照方源的意思,支持学子出行的盘缠。</p>

“陛下睿智,臣支持!”</p>

王珪心中叹息,恭声道。</p>

很明显,李世民是警告不要忘记刚才犯下的事。</p>

裴寂就是下场,他还没有追究自己的问题,所以得同意他的政策。</p>

不得已,王珪同意了李世民的政策。</p>

“杜相,你们呢?”</p>

李世民看向杜如晦,咄咄逼人道。</p>

“臣支持!”</p>

杜如晦心中叹息,恭声道。</p>

李世民再逼问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最终两人也同意。</p>

“很好,明日早朝就重视科举和推行科举一事重议。”</p>

李世民满意点头。</p>

打发王珪和杜如晦等人离开。</p>

虽然初步实现了想法,但李世民却没办法开心。</p>

世家到底还是太过猖獗,在帝都还好,但地方则是不好管。</p>

如果有更多像方源这样的官员就好了,自己的皇权也能更加集中。</p>

想到方源,李世民开始担心,方源这一次虽然仅是对裴氏和王氏两族动手,但却让天下望族不满,估计接下来会有很多世家针对方源。</p>

......</p>

在李世民担心方源的时候。</p>

方源一行人已经真正离开辽州城,出发朗州。</p>

这次出发,方源与张三,还带上红絮和青媱以及薛家姐弟。</p>

方源需要薛博武的保护,薛娇燕又不想一个人待在方府,于是同行。</p>

一连好四天,众人都是在颠簸的官道上赶路,进入朗州地带才好一点。</p>

水泥路目前除了武陵县和辽州,朗州也有一条,是方源修建武陵县的时候修过去的。</p>

仅有一条,只能到达朗州城。</p>

但因为这条路的原因,朗州城的人流量也挺多的。</p>

不少在武陵县经商的商队,都可能会经过朗州城,带动了当地的经济。</p>

这个时候的朗州城,虽然位于偏僻的南方,但是不比现在的辽州落后。</p>

“哎哟,总算都到朗州城了,可把我累垮。”</p>

薛娇燕惨白着脸从马车上下来。</p>

她还没有这么辛苦赶过路,路上竟然还吐了好几次。</p>

“姐,你还好吧?”</p>

薛博武在背后关心地拍着她的后背。</p>

但薛博武力道没有轻重,这一拍差点将薛娇燕拍得背过气。</p>

“你想谋杀亲姐啊?!”</p>

薛娇燕连连咳嗽,一跃而起赏了薛博武一个栗子。</p>

砰的一声,疼得薛博武连连捂着头推开一边,可怜巴巴看着薛娇燕。</p>

“娇燕,你总是这么用力,就不怕敲坏博武的脑子?”</p>

方源眉头微皱道。</p>

关于这一点,他早就想说了。</p>

正常人被这样被敲脑子,都容易脑震荡。</p>

而且薛博武的脑子本身就不好,他都怀疑是不是薛娇燕的功劳。</p>

“要你管。”</p>

薛娇燕瞪了方源一样。</p>

随即滴咕着:你以为我想啊,我是想敲好他脑子。</p>

但后面的话方源没有听到,白了她一眼,就不再提这件事。</p>

两姐弟之间的事,方源觉得自己不应该过度插手,省得闹不开心。</p>

很快,张三和红絮青媱三人就在朗州城中买了不少水果等等,出发赵府。</p>

赵家在朗州城也是颇有声望,并非寒门,而是出自南阳赵氏,是其的一个分支。</p>

故而赵家府邸庄严豪华,不比方源在辽州的方府。</p>

经过通报,很快就有人走出来迎接。</p>

为首的是一个黄裳少女,约莫十五六岁,小跑着出来,宛如黄鹂飞出,期间伴随着银铃般的笑声。</p>

快跑近方源等人的时候,她突然放慢脚步,像是小家碧玉一般迈着轻快步伐走向方源,腼腆叫道:</p>

“源哥!”</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