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的升级经验。</p>
如果想要把无人机提升至7级,那么就需要对设备进行强化。</p>
而且还是把所有设备都强化一遍后,才能升级。</p>
无人机可不是筋膜枪。</p>
组成无人机的设备和系统,太多了。</p>
要是对其进行全面强化,需要的源点估计要好几十,甚至过百。</p>
一想到这里。</p>
他就有点无语。</p>
这需要的源点也太多了。</p>
“先强化引擎,看看情况。”</p>
唐锐决定先不管那么多,先把引擎强化。</p>
选择强化引擎。</p>
瞬间。</p>
出现好几个选项。</p>
结构强化、材料强化、涡轮强化、燃烧室强化、压气机强化和喷口强化。</p>
其中结构强化和材料强化,都需要5点源点,而剩下的强化,只需要2点源点。</p>
</p>
唐锐想了想,选择了结构强化。</p>
其实材料强化也很重要。</p>
但问题是,材料这东西,就算他强化了,也需要重头开始搞。</p>
能不能搞出来,还不好说。</p>
结构就不一样了。</p>
强化之后,他就可以对其进行三维扫描,直接拿过来用。</p>
所以对他来说。</p>
还是强化结构的受益比较高。</p>
唰。</p>
随着一道微光闪过,强化完毕。</p>
引擎的结构强化,在外面看不出来。</p>
他把无人机拖上车,开车回家。</p>
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四点了。</p>
原本的困意,都已经消失。</p>
“熬夜对身体有害,还是通宵吧。”</p>
滴咕了一句后。</p>
他就拖着无人机进入地下室。</p>
“开搞!”</p>
把无人机放在工作台上,拿起工具,开始拆卸引擎。</p>
他想要知道。</p>
强化后的引擎结构,到底是什么情况。</p>
半个小时后。</p>
一台引擎就被他给拆开了。</p>
唐锐拿着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开始对引擎进行全方位的扫描。</p>
旁边的电脑屏幕上,随着他的扫描,引擎的三维模型缓缓的出现。</p>
等他扫描完毕。</p>
拿过电脑,看着上面的引擎结构。</p>
第一时间就发现了一个问题。</p>
眼下引擎的整体结构过于复杂。</p>
“这是单涵道(涡喷)与双涵道(涡扇)相结合的可变涵道比结构。”</p>
唐锐仔细的看了看,发现引擎的整体结构改动了很多。</p>
尤其是可变涵道比。</p>
这玩意也算是一种剑走偏锋的黑科技。</p>
什么叫涵道比?</p>
简单的说,就是发动机外涵道与内涵道空气流量的比值。</p>
目前的飞机引擎,涵道比都是固定的。</p>
比如说F-22的引擎,涵道比就是0.29。</p>
而咱们的歼-10和歼-15,涵道比是0.6-0.8这个区间,具体多少不知道。</p>
那么问题来了。</p>
涵道比是大点好呢,还是小点好呢?</p>
答桉就是看情况。</p>
对于不需要超音速巡航的飞机来说,涵道比大点好。</p>
对于需要超音速巡航的飞机来说,涵道比小点好。</p>
这只是大概的意思。</p>
普通人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p>
那么可变涵道比这个黑科技是什么情况呢?</p>
就是在亚音速巡航的时候,引擎处于大涵道比状态,额外的空气进入燃烧室,使油料燃烧更充分,增大推力的同时,降低油耗。</p>
进入超音速模式的时候,阀门关闭,只有小部分空气进入外涵道,负责冷却和加力燃烧。</p>
这样的变化,能够增加引擎的推重比,并且还更省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