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p>
转眼就过去7天,这7天内,黄世荣先是到街卫所上交了500两银子,继承了西街的乞儿大权。</p>
接着又上交了150两银子,到西门卫所。</p>
街卫长黄卫民和西门卫长张廷丰,都没有为难黄世荣。</p>
黄世荣又给每人50两银子,作为孝敬。</p>
两人对黄世荣更加满意。</p>
纷纷表示,如果西街的乞儿受其他街道的欺负,均可来寻他们做后盾。</p>
王世荣表示感谢。</p>
关于黄世荣想要采购粮食,并为乞儿提供过冬庇护的做法。</p>
黄卫民表示了高度的赞赏。</p>
得到了50两银子的好处,黄卫民为黄世荣介绍了几户商家。</p>
分别为粮食、衣物、被子,木材及建房提供了便利。</p>
黄世荣本次驻地大改造,为乞儿们提供各种过冬所需,费用不低。</p>
合1800多两银子,有这么大的业务,众多商家都非常感兴趣,并给黄世荣提供了相应的折扣。</p>
黄世荣将为1100多名乞儿,提供过冬所需物资的消息,传遍西街后。</p>
西街的乞儿们,都轰动了起来。</p>
事实上,黄世荣继承了西街地位后的第三天,就开始为乞儿们提供每日一顿午餐的福利。</p>
第二天,先是把18段的乞儿领队们召集起来,他们过去都是18位队长的助理。</p>
</p>
有些段是两三个,有些段是四五个,林林总总加起来接近百人。</p>
黄世荣从小生活在西街,虽然是乞儿,但其为人真诚,大方、仗义。</p>
在西街素有名望,加上他又是黄岩的义子。</p>
由他来继承西街,大家并没有任何反弹。</p>
当黄世荣宣布,将为西街1100多名乞儿提供过冬全程的庇护时。</p>
有些领队,甚至痛哭出声。</p>
今年的深秋天气特别寒冷,加上战争的阴云笼罩,乞儿们的生存特别艰辛。</p>
每日至少都有近十名乞儿,因得不到粮食与庇护,而被拉到焚尸塔。</p>
在所有的分城中,西城西街的乞儿,生存环境最差,但他们最团结。</p>
许多乞儿在一起生活多年,却因为没有等来庇护,早早殒命。</p>
这18段按苏灿的安排,正式设立了一主两副,由三个乞儿来管理。</p>
职务的名称叫段长和副段长。</p>
同时西城丐帮的名号正式成立。</p>
下设:街管处,后勤处,资财处和勇武处。</p>
职务上,也开始规范起来,街管处设立主事,职务为:街长和副街长,每段又分:段长和副段长,每段内,每11人设置一个小队长。</p>
小队长的数量不限,有多少个11人,就设立多少个小队。</p>
后勤处同样设立处长和副处长,负责为乞儿们提供衣、食、住、医。</p>
资财处负责管理帮中的财务。</p>
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帮派,没有武力是万不可行的,最后的勇武处,同样设立了武长和副武长。</p>
将乞儿队伍中,懂武艺的人员挑选出来。</p>
18个段,每段都安排三到五人。</p>
重点在与其他街道交汇处巡视。</p>
无事时训练,有事时可迅速集结。</p>
黄世荣继承西街后的第2天早上,就将这些事项全部安排妥当。</p>
当天下午,又从18段中抽出近百人,开始建设露天饭堂。</p>
先从西街铁匠处,花了120贯铜钱,购置了二十口大锅和两百个竹蒸笼。</p>
勇武处和后勤处,就开始忙碌起来。</p>
勇武处先租借十两板车,每五人一队,出城去到河边,捡石块。</p>
运回二进的小院内垒灶台。</p>
灶台采用背靠背的模式建设,每四个灶台一组,一共建设五组,每组的间距约两米。</p>
四个灶台的灶口聚拢在中心。</p>
这个年代没有水泥。</p>
但难不倒生活技能点满的乞儿们,他们找到黄泥地后,用干草加水混合起来,踩成泥浆。</p>
配合石块,将五组一共二十个灶台搭建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