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你看我像不像仙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山楂树

第二百四十六章 山楂树

看到这一幕,卫易则是不由得笑出了声:</p>

“这孙家家风果然不错。”</p>

“窝窝头哪里是能随便吃的?”</p>

“要是这么好吃的话,那些真的没有力气去要饭的老人家,怎么可能抢的到窝头?”</p>

这就是小东西里面蕴含的大智慧呀。</p>

虽说偶尔会浪费一些,但是总归是做的好事,时间长了,懂得自然也就懂了。</p>

吃完了早餐,卫易则是不由得有些舒服的伸了一下懒腰:</p>

“真是舒服啊~”</p>

“要是这个时候还能有些小零食,那就更加舒服了~”</p>

当然,这只是他随便说的。</p>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他这轻轻的言语却被屋子之中忙碌的夫妇听到了。</p>

只看到那男子突然走了出来,然后笑着对着卫易指了指旁边的山楂树:</p>

“道长如果想要吃些零食的话,可以在上面摘一些天然的山楂。”</p>

“这都多少年了,乡里乡亲的想要尝尝,来往的客人什么的自然也可以随便打。”</p>

“要不我给您打些几杆子来?”</p>

一边就这么说着,这男子就已经动作起来。</p>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这么几杆子,地下就已经落下了不少的山楂。</p>

而就在此时,那中年男子则是十分麻利的把山楂捡起来。</p>

随后便快速的淘洗。</p>

然而当他淘洗完之后,却并没有把山楂地给卫易,反而起锅烧起了热水:</p>

“道长您静静等一会儿。”</p>

“正好在下此刻也没事儿干,做几个小吃给您尝尝,也算是咱们有缘分。”</p>

白糖迅速的下锅,不一会儿的功夫便已经烧好了糖汁。</p>

看到糖的颜色已经变了,那中年男子,迅速的将穿起来的糖葫芦在其中翻滚。</p>

没想到看着像是个书生,但是造糖葫芦这一门手艺还真的挺不错的。</p>

看着就不像是个生手。</p>

吃人家的嘴软,卫易自然也不吝啬于几句的夸奖:</p>

“居士这手艺着实是不错!”</p>

听到了卫易的夸奖,那中年男子则是一边蘸着糖,一边笑着说道:</p>

“这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了。”</p>

“据说是先祖为了某一个特殊的人特地学的,好像是那一位好喜欢吃糖葫芦,甚至于当初祖父都没有逃脱的了学习这门手艺。”</p>

“据祖父说,他一个秀才可是学了好久,才把这一门儿蘸糖葫芦的技艺学会。”</p>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则要是不由地笑了起来:</p>

“作为孙家的第一位秀才,祖父可能是打着让所有子孙,都尝一尝这其中艰辛的打算。”</p>

“于是乎我们所有长大的这些人,从小都得学会做豆腐脑,烙烧饼,蘸糖葫芦。”</p>

“说到这里,这还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p>

“在下区区一个举人也就罢了,在下的几个兄长,哪怕在青阳身居要职也免不了回来做豆腐脑。”</p>

“哈哈哈哈……我们这一代快要结束了,接下来就看下面的这群小家伙喽~”</p>

一边说着,一个看着十分方正的中年男子,似乎笑的有些促狭:</p>

“大哥的儿子,据说今年已经去赶考了,而明年就轮到小一辈儿第一次开始经营这小摊子了。”</p>

“要是他明年考个状元回来,那这事情可就热闹了。”</p>

“新科状元回家后的第一年,竟然在家里摆摊儿卖豆腐脑,估计大哥能被他的同僚笑死,哈哈哈哈……”</p>

说到这里的时候,那中年男子便已经把所有的糖葫芦都弄好了。</p>

微风吹过。</p>

不一会儿的功夫,所有的糖便已经凝固好,不再向着下面滴落。</p>

到了这时候,自然也是可以吃了。</p>

中年男子把一串糖葫芦递给了卫易,随后又给几位客人分发了下去。</p>

一时间,在座的客人人手一根糖葫芦。</p>

外面的一层糖壳儿就好像是琉璃一般,闪烁着亮丽的光芒,同样也是十分的好看。</p>

那中年男子则是对着卫易招呼道:</p>

“道长快尝尝,尝尝在下的手艺是不是倒退了。”</p>

那妇人也是从旁边吃着糖葫芦看着几个人笑。</p>

几个人一边聊着一边笑,而那中年男子似乎是想起来了什么似的:</p>

“道长您别看这山楂树长得不怎么样,其实他的来历可玄奇了。”</p>

“据说是祖母得子之时掉下的一颗种子长成的,这其中可是有着一番的故事呢~”</p>

“……”</p>

就好像是说故事似的,这中年男子便把当初他祖母生不生的,那一个得子的故事讲了出来。</p>

当然啦,已经传了好几代,他们早就已经把这个玄奇的故事,纯纯的当做故事了。</p>

然而,听到故事的卫易,看了一眼旁边的山楂树,则是不由得笑了起来。</p>

没想到当初他的一根糖葫芦,竟然引起了这样的故事。</p>

更没想到这糖葫芦,竟然还真的有一颗种子落在地上生根发芽。</p>

一边就这么想着,卫易则是品尝着手中的糖葫芦,不得不说这手艺确实挺赞。</p>

似乎有他当年吃的味道~</p>

不一会儿的功夫,中年男子似乎已经讲完了故事:</p>

“……可惜了当年的那一位道长并没有回来。”</p>

“先祖他当初可是兴致勃勃的想要再请道长吃一顿饭,好好的感谢一下他呢。”</p>

说到最后的时候,中年男子似乎也是感觉到了有些神奇:</p>

“这事儿还真的有些了不得。”</p>

“说不定当初的那位道长,真是为神通广大的人呢。”</p>

“道长说出来您可能不相信,自从祖父生下孩子开始,我们便一代更比一代强。”</p>

“每一代的子孙生下来似乎头脑都十分的清醒,都像是一些读书的种子。”</p>

“就连在下这一个平常不喜欢学习的,最终都有了举人的功名,这真是让人不得不相信呀~”</p>

“说不定先祖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请了那位道长吃饭,并且把这小摊儿一代一代的延续下来。”</p>

说到最后的时候,他则是不由得有些感慨:</p>

“就是不知道,以后究竟有没有机会请这位道长再来这小摊儿上吃一次豆腐脑了。”</p>

“六七十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一位道长究竟还在不在人世,不知道那位道长究竟去了何方……”</p>

虽然他从小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虽然他从小学习的是儒家的文化。</p>

但是他对于这种玄妙的道人传说,却是有着深深的憧憬,要不然他也不会下意识的亲近着卫易。</p>

看着面前的中年人,卫易则是微微一笑:</p>

“兴许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那位道长已经来到这小摊子上面,品尝过时隔多年的早餐了~”</p>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