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继续拜访亲戚朋友,还记得咱们结婚那天,我跟你说过村里的一些人吗,我问他们这些人为啥没来他们怎么说的?”陈逸笑道,这些人现在大部分都不在村里,或者在镇子里过了,他们在区里过得还行。
只不过,陈逸没有算计着要跟人家拜访的同时还办点什么事情,但别人却不能不帮他计算。
陈逸小的时候经常带着陈小舒去蹭饭的三婶子,那可是个大美人。
而且那是那个年代就很有自主能力的好女人,丈夫当年爱喝酒,还喜欢打麻将来着,人家只管着丈夫不经常喝的丢人又丢钱,不打麻将打的一天几十块钱出去。
时间久了,三叔也是个有良心的男人,一看自己成天出去跟一群狐朋狗友喝酒吃饭家里人却过着比较贫寒的日子,他自己就醒悟了。
为这事,还有人背后诋毁三婶子说她不是好人,还有人说那么漂亮的女人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儿瞒着家里人的。
这些事,人家理都没理睬过。
“当年这小子还小的时候,肖翠梅日子过得紧张,没事要去打打零工给两个孩子赚生活费,陈庆山也要做点零工,两口子经常外出,那两个小不点经常来家里吃饭,这次回来肯定要带着礼物登门拜访,我们得先把一些人清理一下!”大晚上,眼角都省了鱼尾纹的三婶子跟上书商量,“你那几个最近一直找你的朋友,你可别叫来。”
三叔挠着头,人家现在什么地位还能想得起这些事情?
“那你可就错了,这孩子差不了,而且他的根儿只要在村里他就忘不了家乡的好人。”三婶子什么都看的明白,“而且到了现在那个地位,他得维护自己的形象,所以啊,不管怎么想,这孩子都会带着新媳妇登门拜访,我们要有个态度。”
什么态度?
三婶子的一对儿女也都非常成器,儿子在区里头当了个小领导,女儿在一家国企做普通工人,虽然都成家了,但每周都会各自拿出五天的时间回家里陪着父母。
“妈,陈逸那小子小时候就聪明,情商高,他不登门才不可能,但我们要什么态度?”儿子很不明白。
三婶子笑道:“许多人看着我们啊。”
什么?
什么许多人看着我们?
“村里人都知道陈逸小时候就跟我们家很亲,陈小舒一直跟在我身边,我跟肖翠梅也是很好的朋友关系,有这个关系,你说孩子回来拜访,看到我们的日子还是比较普通,那能不帮吗?”三婶子教育子女,“我们的日子,踏踏实实过到现在的,不要问人家伸手,这就是我们的态度。”
那明白了,就是说不要让陈逸难做人。
你帮了这个,不帮那个说不过去。
哪怕你从小跟三婶子比较亲,可乡里乡亲的,你不就经常在他们家吃饭吗别人可也是你亲戚!
“要人家帮什么,要是来了,我们得跟他说说办工厂的事情,要考虑为更多的人过上我们家这样不算富裕,但的确在每天向上的生活而奋斗的大事情,要是只为了我们自己考虑,那么多过的比我们差,太需要帮衬的人该怎么办?!”儿子很成器,也很有骨气,是个很有理想的年轻人。
就是妻子有点不懂,难道帮我们一下让现在的日子过的更舒坦一点不好吗?
而且,关系既然那么好之前为什么很少来往,距离远了难道电话都不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