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舟矫健的身姿一跃,跳了起来,落到地上,在他们后脑一人拍了一下,“敢笑话老子!菜饼子呢?”
“没,没了……”
“我汰!”叶舟又一人踢了一脚,“老子晚上吃啥?”
“你看姑娘看傻了,哪还需要吃东西。光看看就……就饱了。”有个伙伴回了个嘴。
得到叶舟一记爆锤,“去,打听打听,今儿住到小蓝子村的是哪些人。”
“每个都要打听,还是只打听那个姑娘——哎哟喂,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打听人家姑娘吗。舟哥你下手轻点!”
“叶舟,我劝你别异想天开了。我看那个姑娘不是咱们这种没爹没娘没家的人,方才我老远瞧见他们,应该是大家族来的。就是发配到这,也未必瞧得上你。”
“滚犊子!”
叶舟懒得理他们。
“算了,老子自己去!”
……
不止是沈思月爬到房顶,打量役人村,大家也都爬到房顶来,打量这个新地方。
陈金莲四下里望了望,“哎,真是穷村穷土的,一点没说错。不像家乡,出门挨着水,屋后种着树。就是挖树根也能充饥,这里,啥也没。”
埋汰完,她又给自己打气,“不过,这里也没那么差,这夕阳多美。咱有房子住了,不用再吹风淋雨。”
郑大娘牵着孙儿,“家宝,你给奶奶指一指,咱们住的这村子,说是叫蓝啥村,有面儿蓝色旗子,在哪呢?”
“哦,在那呢,奶。”
郑家宝抬手指指前方,那面旗子刚好插在沈思月那户房子的前一户房顶上。
“我瞧瞧。”郑大娘顺着孙子指的方向使劲看了看,“家宝,记住了。回头别记错了路。”
“知道了,奶。”郑家宝乖顺道。
陈金莲一旁听了觉得有理,也比划了一下村子位置,记了记。
这不记,还真容易迷路。
土房子之间都是小道,墙挨着墙,有些地方只够一人宽。
牛三本在屋顶上溜达转悠,看了一圈,土房子三舍齐全,有睡炕,有灶房,有茅房,甚至有的还带一个小羊圈。
小是小了点,总算是个家吧。
陈金莲肘了他一下,“当家的,我同人打听过了。”
牛三本现在倒是能认真听陈金莲说话了,“哦,打听了啥?”
陈金莲这张嘴,啥也不怕说,过来的时候,拉起村里的人就打听东,打听西。
“你们男的,凡是满二十,早起就要去干活,说是修城墙,修官舍,建房子,挖采,伐木,烧窑……都是些体力重活,要干到六十哩!”
牛三本有点儿泄气,他本来就是个不大勤快的主。
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干了。
陈金莲继续道:“二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男人,会给分派些轻省些的活。派去种地,种树,放牧,养马……给官家跑腿什么。”
“那你们女的?”
“咱们女的也没好多少,一部分也要去种地,种树,放牧,养马这些。还得薅羊毛,挤羊奶,编织,采棉……给官署的人干事。总之,挺多活!”
杨连氏听了,忍不住也添了几句,“我听说村子后头,有屯垦的地,收成多了,咱们自己能留一点。还有种树,放牧,养马这些……说是干的好,官府会给一点奖励。”
大家听了,也就都有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