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防的城墙上,沈思月尝试着拉了拉由朱绪改良过的双人弩弓,砰地一声巨响,弩箭的威力增大了一倍不止,射程也远了许多。
“沈教头,如何?”樊校尉身披铠甲挺身站在一旁,满脸的高兴,“朱公子真是帮了大忙,这样的一发弩箭,若是瞄的准了,足以摧毁掉敌军的一辆战车。”
沈思月又看了看城墙上其余几项同样经过了改良的防御工事。
“阿绪自学了萧钦天的机关术,这些对他来说不是难事,但难在他的费心费力。只是光有弓,若无箭,阿绪的一番心血恐怕起不上大的作用。”
她抬头问:“樊校尉,刚才的双人弩箭储备有多少?”
樊校尉脸上的高兴顿时凝固,一声叹息,“你说的是,光有弓,若无箭,这些防御工事发挥不了它们最大的用处。”他握拳在城头上一捶,“刚才的弩箭只造出五百支,多一支都没有。”
才五百支?
沈思月忍不住面色一凝。
军中不仅仅是饷银没到位,守兵每年该领的物资也都没发下来。似铠甲战袍本该一年一换,军中操练时士兵常穿着,磨损消耗十分大,如今一半都旧到无法再用。
刀兵军械更不消说,锻造府据说缺铁、缺木、缺材料,每年发下来的军备补给一年比一年减少。
沈思月又询问了樊校尉其余物资,几乎没有一样是令人满意的,且一半以上缺口严重,尤其是粮草。
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军队?
沈思月回到了营中,面前站着沈破云、樊将军、朱绪、阿术、陈虎,冯光,叶舟等人,大家在一起共同商讨着大战在即的事宜。
她想了一下,提出道:“哥,樊将军,现在鲜卑的主力大军还未向我们开战,在此之前,无论想尽任何办法,我们都得把军备物资这个缺口给填上,不论能填补多少,能补上一些是一些。”
樊将军重重一叹,“本将已向各部催促,奈何都杳无回音。边关大战在即,各地各州本该有所支援,可如今谁又不是自身难保?”
“思月,你有办法?”沈破云问道。
她点了一点头,“募款。”
阿术眉头一蹙,“向谁募款?”
“黑水城里的百姓,商人,大小官吏,动员所有的人,能募出多少是多少。”沈思月神色认真道,“黑水城若破,里头的人无一能够幸免,在这种时候,不是办法的办法便是办法。”
大家听完她说,纷纷沉默了一瞬,冯光摇头,“只怕没有什么人会愿意将自家的钱财募捐出来呀。”
朱绪一旁淡淡道:“眼下阿月说的是,哪怕再不是办法,也只能一试。”
大家不禁一声叹气,是呀。
沈思月看向樊将军说道:“这件事情将军若信得过,交由我来办。思月与兄长,还有阿绪一起,今日动身立即返回黑水城。”
樊将军踱了两步,思忖了一刻,他步伐一顿,忽然道:“那就这样!”对着沈思月长手一拱,“沈教头,本将拜托了!”
“将军快起。”沈思月趋前一步相扶,“思月当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