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岗哨、巡逻、安检...光以看到的来说,刘煜觉得滨海安全区的防护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
“沈帮主?”
哨兵中军衔最高的是个上尉,见沈炼这一行人,脸上立即露出了笑容。
“哈哈,宋长官别来无恙,换你班了?”沈炼立即上去寒暄,塞给对方一包烟。
“呵呵,不错,今天有我的岗。”上尉一边说着,一边挥手示意放行。
“宋长官可真是敬业呐。”
“哪里哪里,比不得沈帮主身先士卒带着弟兄们出去发财呀。”
“哈哈哈。”
...
刘煜等人已经来到了安全区内。
首先看到的就是军营,距离安全区的城墙很近。
一栋栋平房整齐排列,一顶顶军帐有序安扎,有士兵在营中巡视,步战车静静不动以做威慑。
‘兵力不少啊,但充斥着很多新兵,看来这滨海安全区没少在军事力量上进行建设。’
刘煜一边走,一边暗暗观察。
他们继续前进,过了军营,就来到了贫民区。
所谓贫民区,就是没有房屋安置的难民,和围墙外面那些基本无甚区别:大小不一的帐篷、被当成房屋的汽车、精神恍惚的民众...
这些贫民区的人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麻木之色,一旦看到有过往的冒险者,就眼睛发绿地盯着。
但因为安全区内有规章制度,冒险者们都是狠角色,贫民们丝毫不敢乱来,只能干瞪眼流口水。
又走了好长一段路,刘煜他们终于穿过了贫民区,见到了许许多多的房屋住所。
这些房屋有的是用铁皮制作的,有的是用木头搭建的,还有的是砖瓦结构,多为平房或者小二层,少有高层楼房或带院子的。
众多房屋排列的不说整齐,但也没有乱建,一排排连在一起形成了街道和巷子。
街上行人不少,虽面有菜色,但精气神比之难民与贫民要好一些,很多人都在自家门口摆摊做生意,卖什么的都有。
有人在前面引着路,沈炼向比自己走出半个身位的刘煜道:“老板,咱们先去帮里的驻地吧,弟兄们听说老板驾到,都很高兴,已经为老板准备了接风酒席。”
“不,随便找一家路边摊就行。”
刘煜摆摆手拒绝道。
“这...”
沈炼一脸不解。
“我看那就不错!”
刘煜指了下不远前的一个摊位,走了过去。
沈炼等人也连忙跟上。
这条街的尽头,即将抵达十字路口的位置,有一家铺子门口摆着十几张桌椅板凳。
到近一看,还有一块木头牌斜靠在门前,是用黑笔写下的大字——陈记面馆。
“哎呦,这么多客人?坐,坐,请坐。”
此时摊位上一个人没有,老板正在擦拭桌椅,见一群人浩浩荡荡过来,立即迎上前露出笑脸。
刘煜找了个椅子坐下。
“各位老板,请问想吃点什么?我们家有云吞面、打卤面...”
老板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他言谈举止之间不像是个常年经商的市侩商人,倒是具备几分书生的儒雅气质,但显然已经不多了。
“给我来一碗云吞面吧,我喜欢这个,然后你问其他人。”
“好的好的。”
刘煜手指敲着桌子,瞧着中年老板忙前忙后的模样,再根据一些之前了解的情报,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这老板曾经不是教书的老师,就是衣食不愁的学者!
而且,还是那三批从滨海撤离的人员其中之一,因此才能抢占先机,在安全区里搞起这营生。
不然的话,后来者多数住在贫民区,更后来者就在外面当难民了。
摊位被包圆了,老板又去屋里忙乎,坐在刘煜身边的周晓晓就问道:“老公,沈队长不是说了嘛,已经安排好了酒席,咱们为什么要吃这些呀?”
刘煜微微一笑,对她道:“吃酒席?一天天就知道吃,不去吃席,就是为了让你体验体验什么叫民间疾苦。”
“哼。”
周晓晓抱起肩膀,把嘴巴一噘。
“他自有用意,别耍性子。”苏柔拍了拍她的小手,笑道。
“沈炼。”
“在。”
“过来。”
另一桌的沈炼连忙过来,姚楠立即给他让出位置,站到了刘煜身旁。
“不敢劳烦...”
“无妨,你坐,正好问问情况。”
“是。”
“我想知道,这安全区现在有多少兵力?”
沈炼精神一振,立即开口道:“老板,据属下所知,安全区最初只有警卫军的一个团,以及一些警察和特警。刚把这里选定为安全区后,就派出了一个营和那些警察,组成联合编队,回滨海护送撤离的人员...”
刘煜点点头。
这支联合编队最终折了,所遗留的装备也成了自己起家的资本。
“...从周边各乡镇、城市来到安全区的警卫军、民警、特警、狱警,还有那些被打残的部队,再加上不断招募的新兵,现在大概有三万人左右吧!还有大概五万人的民兵,不过由于武器弹药实在缺乏,这些民兵多数都拿着大刀长矛什么的。”
沈炼把自己所知的情况讲完后,就低下了脑袋。
“嗯,四五十万人的民众,八万人的武装,少是少了点,但也算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