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食神来了 > 第801章 冀菜

第801章 冀菜

听完了叶归的解释,大家也是恍然大悟,这才明白食神大人的良苦用心。

吃完了刀削面,叶归又逛了一下集市。

不得不说,北方的集市真的太好玩了,有很多没有见过的宝贝,还有很多见都没见过的美食。

当真是让大家大开眼界。

接下来的四天时间,叶归都在太原溜达,吃了很多美食。

分别的时间一晃而过,又一次到了分别的日子。

“诸葛大师,谢师傅,这段时间多多打扰了,多谢各位的热情款待,我们帝都再见!”

“食神大人,帝都再见!”

他们这几天晚上都在找叶归交流关于做菜的事情,不管是叶归做菜的理论还是水平,都让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的厨艺也得到了提升!

和他们告别之后,叶归也踏上了前往河冀省的高铁。

“同学们,这几天吃面食的确吃的太多了,希望去了河冀之后可以不吃面食了啊!”

叶归感叹了一句:山晋不愧是面食之都,面食真的太多太多了。

在直播间的观众也都看在眼里,知道这庞大的分量有多么恐怖。

“哈哈,在河冀省的美食也不少,有驴肉火烧!”

“没错,一定要吃个驴肉火烧,驴肉火烧老好吃了!”

“除了驴肉火烧,还有狮子头,狮子头也不错,以及烩菜!”

大家一一给叶归说着地道的本地料理,叶归频频点头:“好,感谢大家的解惑,我都记住啦!”

“其实冀菜冀菜包括三大流派:以张家口、承德为代表的京北风味菜,以唐山、秦皇岛为代表的京东风味菜和以保定、石家庄、邢台、衡水、邯郸等为代表的京南风味菜。”

“如果要细分的话,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等为代表的冀中南菜;以承德为代表的宫廷塞外菜;以唐山秦皇岛为代表的冀东沿海菜。”

“西汉时期,冀菜烹饪原料大量引进。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许多西域的烹饪原料传入了中原地区,如苜蓿、胡瓜、胡豆、胡椒、胡麻、胡桃、胡萝等。胡瓜引进后率先种植的是河冀一带,黄瓜这种蔬菜登上宫廷菜,河冀为最。黄瓜入馔,在河冀由来以久。河冀现有黄瓜宴,即整桌的菜均用黄瓜为主要原料制成。”

“这一时期,调味品和传热媒介又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动物油的基础上,开始使用植物油,如豆油、麻油、黄酱等登上了灶台。相传河冀古菜霸王肉,即是用植物油炸制而成的。植物油的使用,使菜肴的味道、色泽、质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冀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当时做菜已开始使用糊和浆,是使菜质外焦里嫩的初级阶段。”

“其实黄瓜大家都有疑惑,那就是这个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要叫黄瓜,对不对?”

大家纷纷点头,估计不少人小时候都问过父母这个问题的。

“其实有两个原因,那就是黄瓜在结果之前也是会开花的,那开出来的花就是黄色的,所以叫黄花,后来看着结出来的果子像瓜,所以就叫黄瓜!”

“还有一个原因,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王朝,建都襄国就是河冀邢台,颁布法令禁说‘胡’字。”

“一次在御赐午膳上,石勒为了考验汉族官员是否忠诚于他,就指着一盘用胡瓜制成的菜肴问郡守樊坦:‘知此物何名乎。’樊坦是个老儒生,对胡瓜当然不陌生,但又不敢直言‘胡’字,他灵机一动,以诗代答:‘柴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黄瓜之名由此而来。至今,河冀还有黄瓜宴之说。即整桌的菜均用黄瓜为主要原料制成。”

听完了叶归的解释,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涨知识了!”

“没用的知识再次+1!”

“哈哈哈哈,俺也一样!”

叶归说道:“大家不要觉得这个没用,说不定哪天在谈恋爱的时候告诉你们对象我家有一根会发光的黄瓜,这还会引起对象的注意呢!”

众人:“......”

食神大人,您最好说的就是黄瓜!

“唐朝时的冀菜原料的使用上非常广泛。在配菜、菜肴的营养及调味上也颇为讲究。这一时期,筵席的进餐形式也有了改革,席面从席地而坐发展为凭案而食。而上菜程序上讲究‘凡点索食次,大要及时,如欲速饱,则前重后轻。如欲迟饱,则前轻后重。’这种上菜的程序至今还在酒席上沿用。”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