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温婉一笑:“臣妾久在病中,如今听闻宫中为温宜公主庆生,便想着来凑一凑热闹。臣妾瞧着这殿中,有不少生面孔,恭喜皇上,宫中又添佳人了!”
“嗯。”
玄凌沉吟一声,不再说话,一旁的皇后笑盈盈道:“端妃难得出来,也见一见宫中新姐妹吧。”
“那是莞贵人甄氏。”
“那是嫣贵人孙氏。”
……
一番介绍,孙妙青等人,也向端妃行礼。值得一提的是,皇后在介绍宫中新人的时候,刻意将沈眉庄排在新入宫得了贵人位份的几人中,最后一位,福常在也是排在海常在、那常在、淳常在之后。
之后,曹琴默接过话题,端妃顺势送了温宜公主项圈,华妃狠狠瞪了一眼曹琴默,也不看端妃,只独自坐着饮酒。
孙妙青悄悄打量着上头的众人,低敛着眉头不语。反正只要不牵扯到自个儿,她是不打算掺和这些事情的。
酒过三巡,孙妙青见甄嬛悄悄的离席,与身旁的福常在轻声低语了两句,孙妙青也带着绿筠,跟着甄嬛而去
“小主,莞贵人……”
孙妙青离甄嬛有些远,正好瞧见甄嬛脱下鞋袜戏水,不慎要跌落水中,绿筠忙惊呼出声,本来在岸边,玩味望着甄嬛的果郡王,及时的收住脚,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扑通”一声,甄嬛落水。
孙妙青快步上前,顾不得规矩,对着绿筠吩咐道:“绿筠,快些去帮流朱,将莞贵人救起来。”
语毕,孙妙青方才屈膝对果郡王行礼,“嫔妾景阳宫嫣贵人,请果郡王安!”
“嫣贵人?”
玄清神色一愣,“你从没有见过我,怎知我是果郡王?”
孙妙青莞尔一笑,往甄嬛那边望了一眼,见甄嬛已经被救了上来,样子有些狼狈,“嫔妾听宫中下人们说,果郡王醉心诗书,随身携带一管长笛。”
玄清不说话,目光落在甄嬛的一双玉足上。
孙妙青皱眉,意有所指的道:“嫔妾,前些日子读书,正好读到李后主的《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里头有一句,缥色玉柔擎,是赞美女子肤白的,依嫔妾之见,不如用缥色玉纤纤,来赞美莞贵人一双玉足,雪白纤细。”
“哦……”
玄清一愣,而后道:“嫣贵人倒是好才学,小王受教了!”
语毕,玄清饶有所思的目光,在孙妙青以及狼狈不堪的甄嬛身上扫了一眼,带着身后的小厮,扬长而去。
孙妙青望向甄嬛,“莞贵人受惊了,绿筠,你和流朱送莞贵人回碎玉轩。”
“是,小主,可是你……”
绿筠还欲说什么,话到了嘴边却是在孙妙青的摇头示意下,硬生生咽了下去,孙妙青轻描淡写的道:“这里离扶云殿不远,我自个儿回去便是。”
甄嬛在流朱的服侍下,已经穿好鞋袜,整理了妆容,又羞又恼,“多谢嫣贵人,搭救之恩,甄嬛感激不尽。还有一事,要麻烦嫣贵人替甄嬛禀报皇上皇后一声,就说甄嬛身子不适,先行回碎玉轩了。”
孙妙青点头,“这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