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最后一天,四阿哥在千呼万唤之中,终于从圆明园回到宫里了。
不出孙妙青所料,玄凌、皇后商量之后,将四阿哥的住处安排在乾南二所,紧挨着五阿哥弘昼的乾南一所。
孙妙青、裕嫔、福嫔,在四阿哥回宫的第二日,三人结伴前往南三所,探望五阿哥弘昼,以及刚刚回宫的四阿哥。
“儿子给额娘请安,给嫣娘娘、福娘娘请安!”
五阿哥弘昼,得了裕嫔的叮嘱,在四阿哥回宫的第一日,便到乾南二所串门,今日正好也在乾南二所,与四阿哥说着宫中的事情。
紧跟着五阿哥之后,四阿哥也躬身向孙妙青三人行礼。
孙妙青含笑望着四阿哥,柔声道:“本宫一听闻四阿哥回宫,便与裕嫔、福嫔前来乾南二所,想着看看四阿哥在宫里头住着可还习惯,乾南二所伺候的宫人们,是否尽心尽力。”
“儿子谢嫣娘娘关心。宫中一切都好,伺候儿臣的宫人,都很尽心尽力。”
四阿哥浅笑着回话,黑白分明的眼珠,滴溜溜的转了转。
顿了顿,四阿哥紧接着又道,“儿子昨日刚回宫,今日上午去了寿康宫、景仁宫,给太后娘娘、皇额娘请安,正思量着明日去翊坤宫、永和宫,给华娘娘、嫣娘娘请安。”
孙妙青莞尔一笑,“你刚入宫,不必急着给各宫主位娘娘请安。皇上、皇后娘娘,各宫的主位娘娘们,也会体谅你初入宫,舟车劳顿辛苦、对宫中不甚熟悉的。”
裕嫔含笑不语,福嫔则是和蔼可亲的望着四阿哥。
四阿哥快速的在心底里头思量了片刻,笑着道:“规矩不可废,儿子能回宫,全仰仗嫣娘娘、裕娘娘、福娘娘对儿子的疼爱,儿子更应该守着规矩,不给嫣娘娘、裕娘娘、福娘娘丢脸。”
孙妙青点头,眸光望向福嫔。
福嫔浑身上下,洋溢着母性光辉,慈爱的道:“真好,四阿哥真懂事!”
四阿哥面色微红,低着头望着脚尖。
裕嫔思量了片刻,笑着道:“嫣妃娘娘,嫔妾难得有机会来南三所一次,嫔妾想着和弘昼说些体己话,还望嫣妃娘娘应允。”
“母子连心,此乃天性。裕嫔只管与五阿哥说体己话,四阿哥这里有本宫和福嫔。”
孙妙青笑着点头应允。
裕嫔满心欢喜的与五阿哥一同出了乾南二所,去了隔壁的乾南一所。
傍晚的时候,孙妙青、裕嫔、福嫔,走在延禧宫旁的宫墙之下,裕嫔今日见到了儿子,又与五阿哥说了一下午的话,心中十分欢喜。
孙妙青和福嫔,则是一直在乾南二所,见了照顾四阿哥的乳母、宫人们,叮嘱乳母、宫人,细心照顾四阿哥的衣食起居,有什么事情差人到永和宫,或是景阳宫禀报。
孙妙青皱着眉头,思量了片刻后,笑着道:“福嫔不必太过担心,纵然四阿哥乳母的侄女钱氏,如今和你的娘家侄女喜塔腊氏,以及乌苏氏,一并成了四阿哥的房里人,但是钱氏出身在哪里,是越不过你的侄女,以及乌苏氏的。”
福嫔浅笑,“嫣妃娘娘所言甚是,嫔妾其实并不担心钱氏因为与四阿哥多年的情份,得四阿哥喜爱。嫔妾只是觉得四阿哥如今不过十三岁,身边却已经有了三个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