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逃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而火车上追人也不简单。
若是傅承安一人,别说是火车,就是飞机他也能轻松摆脱一切,但是他现在身边有个崔锦绣,这个姑娘似乎很胆小,从刚才就一直哆哆嗦嗦的看着一切,仿佛有些茫然。
傅承安拉着她往后面的车厢走,哪里人多,他们就去哪里。
以前莫亦声曾说过,逃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聚众,如果你没有把握可以致胜的话,那就去人多的地方。
反侦察理论中也有这样的说话,傅承安曾经在学院里参加过一次反侦察追踪的实习,那一次他们也是想现在一样,有一队人负责追,一队人负责逃,场地选在了一处废弃的火车站,其实与现在唯一的差别就是一种情况是火车运行中,一种情况是火车静止。
傅承安那时候才十四岁,第一次参与现场的实习演练,那时候他抽到的是逃。
一共三十个同学,一共二十六节车厢,车厢内有很多假人,还有很多货物,也有很多应急用的装备,总而言之,车厢内部布置的跟真是的火车一样。
那时候,十四岁的傅承安在一群人中显得比较矮小,人也比较内向,他混在三十个人中间,教导员指令下达之后,他第第一时间就是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
他那个时候认为,躲得好就可以了,然而在现实中,躲避的成功率往往很低。
而在自己被警告一次之后,他开始跟着其他人跑起来,
负责抓捕的是刑侦三院的学长,三院跟陆院不同,陆院注重的是理论,毕业之后分配各地刑部衙门口,行动处负责的是理论侦破,而三院则是真枪实弹的上手抓人,毕业后分配的大多是警务司,行动处,税务司边防司等等。
所以,一个是理论派,一个是实战派。
三院的学长个个都是出身名门,顺着家谱往上数三代,个个都是将门出身,因此,在开始考核的过程中,三院的学长们占尽了优势,因为他们体力好,实战能力强,而且他们抱团在一起,搜查每一个角落的同时发现一个立刻抓一个,遇到反抗的也是以人数取胜,很快,三十个陆院的学生就只剩下十几个,而这十几个人中,傅承安就算一个。
他人比较聪明,不去挑战三院学长们的特长,因此,他当时选择的就是聚众。
跟着大部队一起走,一直到后来他们的人员越来越少,傅承安不得已开始单独走。
他一直都记得学校里教给他那些躲避技巧,然而真到了要付之于行动的时候,全垮了。
躲在仓库里,人家可以一件一件的翻开来搜查,你多在其中,无所遁形。
躲在餐厅里,厨房里的东西一目了然,后来他假扮成厨师混在假人当中,竟然真的混过去一次,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场地有限,三院的学长们清点人质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此时,所有人都把目光转移到了还在火车里的傅承安。
那时候,十四岁的傅承安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小心翼翼走到了最后,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这一切都是有人暗中布局。
故意剩下他一个,训练的就是他的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