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那将领的说词后,哲台不解的询问道。
“大将军你看,此次秦瑞所统领的兵马号称四十五万”。
“可攻打我们东西北三面的兵马一面也就是十万人马,三面就是三十万”。
“难不成秦瑞预留了十多万作为预备队了吗”?
听那将领说道这里时,哲台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走出了营帐。
而那将领也是紧跟其后。
两人走了一会儿后就来到了瞭望台。
待来到瞭望台后,哲台对着瞭望台上的军士询问道:“你给本将看一下,秦军预留了多少兵马”?
对于哲台的询问,那军士朝着一边的秦军望了望,经过再三确认之后便对着哲台回应道:“秦军大概预留了六七万人”。
“六七万”。
听到那军士的奏报之后,哲台嘴里念叨了一句道。
“大将军这么说来就不好了”。
见哲台也发现了他考虑到的问题,那将领便对着哲台提醒道。
“你的意思是说云凡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后面还有大汗的事情”。
“是的”。
“根据阔乐带来的消息,云凡此来甘地总共带了四十五万人马”。
“而这四十五万人马在秦瑞的带领下都来到了上谷”。
“可现在在这上谷城下却只有三十七八万的秦军,那么剩下的秦军去了哪里”。
见哲台提到了也鲲,那将领也就如实的把自己的猜测和担心和哲台做了说明道。
说着,两人也是快速的回到了营帐内,来到了桌案上的地图前。
“你看,现在我们在上谷,从上谷向北,就是雁荡山”。
“而大汗就在雁荡山后面”。
“如果秦军派出了七八万人驻守在雁荡山的这个谷口”。
“怕是大汗一时半会儿也发不过来”。
来到地图跟前后,那个将领便指着地图和哲台分析道。
要说哲台他手底下有两个得力干将,一个是武将台格,一个是文将赤木。
现在跟在哲台跟前和哲台分析眼下局势的,正是文将赤木。
“那你说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面对赤木的分析,哲台深以为然。
为了他手底下的这几万兵马,哲台面向赤木询问道。
如果遇上别人,哲台并没有那么担心。
可现在和他交战的是大秦,是云凡。
这就让他不得不多考虑一些问题了。
因为自从九州大地上有了这个云凡之后,他们蛮族在南下的过程中,都没有占的到什么便宜。
恰恰相反,每次南下都会吃大亏。
而且一次比一次的损失要大。
这一次阔乐的几万兵马已经损失在了甘地。
如果他的这几万兵马再损失在这里,也就意味着他们蛮族也遭受到到了重创。
“两手准备,一方面我们按照大汗的意思,坚守待援”。
“但我们也得考虑等待不到援军的问题”。
“如果我们等不到援军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等不到援军了,那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全军覆灭了”。
“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所以这件事情大将军必须提前做准备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