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强风吹拂之逆风前行 > 第183章 奥运A标。

第183章 奥运A标。

“嗨,我一激动就把这个事情忘了。真是可惜呀。老冯,你让东野光赶快去海埂,这个人我老田要了。”

“老田,你着急什么,我才是中长跑的专项教练。”

“别吵了,东野光过几天就会来海埂,到时候的专项教练由田管中心统一安排,当然我们还是要听取东野光的意见。”

“散会,回去都好好想一想,各个地县市里面是不是也有很多象东野光这样的人被埋没。”

“我看我们有必要针对青少年的苗子再做一次专项选拔。”

“我同意老冯的意见,我们男子中长跑太缺少苗子了。”

……

魔都体育馆里,东野光坐在板凳上休息,刚做完尿检的他还有些累。

“给,多补充点矿物质。”

曲菁菁拿着一大瓶自己调配的运动饮料走了过来,递给东野光。

“老师,我这次拿冠军,能获得多少奖金呀。”

“组委会还在磋商,我看没有吧。”

“为什么?我这个成绩是假的。”

“不是,主要是你的年龄才16岁,不符合报名参赛标准。原本我想着你三十公里后就退赛了,没想到你还拿了冠军。”

“老师,那会不会让你惹麻烦。”

“不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没想到你马拉松的成绩这么好。不过,我记得你没怎么练习过马拉松呀。”

“呵呵。”东野光没有体会曲菁菁的话。

端起水杯大口的喝了起来。

东野光现在的日常训练安排,早上在场地进行15分钟的3公里热身跑;

而后进行12组间歇跑训练,分别以2分50秒的配速完成1公里快跑和以3分20秒的配速完成1公里的自由跑;

最后再进行15分钟的3公里跑,上午共计训练30公里。

下午则在土路进行12公里放松跑,平均每公里配速4分10秒,一天共计训练量42公里。

这种训练模式,虽然看的好像没有专项的马拉松日常训练,但实际上这种平常中短距离的跑量堆积,才是未来最主流的训练方法。

曲菁菁现在还停留在老训练思维里面,没有走出来。

这也难怪,直到十几年后,那个马拉松神一样的男人出现后,大家才会知道马拉松训练并不是通常理解的lsd慢跑,而是有强度的长跑。

这种训练,可以理解为略低于或者等于马拉松配速的速度进行比较高强度的慢跑。

也就是说东野光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准马拉松训练,这种训练又被称为“大有氧训练”。

运动生理学超负荷原理告诉我们,只有给予身体比原本适应的负荷更大的负荷,才能对身体产生刺激,并且经过刺激-反应-适应这一过程,实现能力的提升。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人体事实上是有很强的适应能力的,通过30公里的拉练,再经过恢复,就可以有效刺激身体,提升身体的耐力,特别是提升适应大运动量负荷的能力。

曲菁菁需要学习的还多着呢,而对于东野光来说,现在最缺的就是高原训练。

虽然现在有长春功的辅助作用,但还是没法保证一天的训练负荷,而下周去海埂对于当下的东野光来说,就是最好的平台和催化剂。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