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出站口,陆凡看到一辆出租车,急忙招了招手。
杨宏斌便说道:“董事长,咱们不坐着辆车,再等等吧。”
陆凡一脸的疑惑,问道:“这个车有什么问题吗?”
杨宏斌解释说:“这辆车是夏利牌的,起步价要八块多。如果坐奥拓车的话,起步价只要六块钱。”
陆凡笑了起来,诧异地看着杨宏斌,说道:“哟,没想到我们江北集团的CEO,还是个过会过日子的男人啊!”
杨宏斌呵呵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在北京生活了几年,已经形成惯性思维了。不过,我知道董事长您是不会在乎这一点钱的。”
“那你的意思是,一会儿让我付车费喽?”
陆凡开了一句玩笑,然后拉开车门,带着杨宏斌和赵小民坐在了后排座上,沈清竹则坐在副驾驶上,陆凡嘀咕道:“北京怎么这种鬼天气?简直热死个人了,别想着省那两块钱了,赶快去酒店凉快一下吧。”
司机已经听到了杨宏斌和陆凡的对话,呵呵笑着说道:“还是这位老板会享受生活,奥拓那种小破车空调制冷不好,哪有我这个夏利坐着舒服呢,老板要去哪里啊?”
“长安街,东方大酒店。”
陆凡说完地址,司机便一脚油门儿,车子缓缓地向前开去,又继续说道:“不是我说,就奥拓那种小破车,根本就不能坐,很不靠谱的,指不定半路上就抛锚了。
而且,它的空间又小,坐着很挤,还不防震,这一路坐过去,你的屁股都要颠成八瓣儿,哪有我这车舒服?”
这位司机是标准的北京侃爷,把对手一顿贬损,夸得自己的车子像花儿似的,一口气说了好几分钟,而且不带休息的。
90年代初的出租车市场很是混乱,汽车类型五花八门,主要有普桑、夏利、奥拓等等车子,还有面包车,以及公爵,皇冠,奥迪等稍微高档一点的。
而且,车费也不是统一的,相差很悬殊,像奥迪和公爵等豪车,起步价需要十几块钱,每公里都要将近两块钱,贵的吓死人!
司机大概四十五六岁,穿着短袖白衬衫,还系了蓝色的领带,一副成功人士的打扮,像做生意的大老板似的。
这个年代,出租车司机的社会地位很高,绝对属于高收入人群,如果出租车是自己的那就更不得了,每月的收入甚至比可以碾压外企白领。
“师傅,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坐您这宽敞、舒服的车子的。”
陆凡闲着无聊,也和那位侃爷聊了起来,笑着说道,“比如孤男寡女,就更愿意做奥拓,空间越窄越好,抖得越厉害越好,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司机愣了一下,忽然明白了陆凡的意思,咧嘴笑了起来:“小伙子,你看问题的角度很刁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