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嘟感慨道,“这几年,北京开发房地产,拆了不少古建筑,还有一些好的四合院,也被政府划为了保护单位。
不过,还有不少好院子,还没有被人盯上,我正好帮你联系一下所有者,看他们谁想出手?”
“马哥办事我放心,那就麻烦马哥了,回头请您吃大餐。”陆凡笑着说道。
“吃大餐就免了,不过你这车要是得空了,就让我开两天,我就心满意足了,哈哈哈!”
马未嘟说道。
“这没问题,我不在北京的时候,车子就放在我那个四合院里,我把院子和车子的钥匙都给你们一套,马哥和王哥你们只要想开,就尽管开走就是了。”
陆凡豪爽地说道。
听到陆凡的话,王硕和马未嘟大喜,激动地说道:“陆老弟豪气,你这个朋友我们交定了,我们代表京圈欢迎你。
等哪天得空了,我们给你引荐一些北京的好朋友,都是京圈里的兄弟,保证他们也会欢迎你的。”
“哎哟,那感情好,我很荣幸能加入你们的圈子,和大家都成为好朋友,你们选好时间和地点后,通知我一下就是了,我请兄弟们吃饭、喝酒、唱歌、桑拿一条龙。”
陆凡更是开心不已,拍着胸脯说道。
“好,那我们就不和陆老弟客气了,咱们一言为定,哈哈哈!”
王硕和马未嘟开心地大笑了起来。
王硕和马未嘟真的不和陆凡客气,把陆凡送回东方大酒店之后,又开着陆凡的那辆悍马车,在京城里到处炫耀得瑟去了。
来到酒店房间,陆凡坐在沙发上喝茶休息,翻看了一会报纸,杨宏斌、赵小民和沈清竹也回来了。
杨宏斌向陆凡汇报,他们今天跑了北京几个繁华商业区的写字楼,初步选定了两个位置比较适合作为江北集团总部办公大楼。
“这两座写字楼都位于京城建国门区域,一个是1985年建成的国际大厦,另外一个就是1987年建成的赛特大厦,不过,这两个写字楼只租不卖,而且租金也不便宜。”
杨宏斌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联想科技集团工作了两,对北京城非常熟悉,他给陆凡详细地介绍起来。
“北京的写字楼市场真正发展历史并不长,直到8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真正意义的写字楼。
当时的写字楼,也是伴随着涉外高档酒店兴起的,依托日坛使馆区的建国门外大街,成了北京写字楼发展的发祥地,国外大使馆就是早期北京写字楼发展的关键。”
陆凡一边听着杨宏斌的汇报,一边在脑海里仔细搜索着有关九十年代初期到九十年代末的,北京城写字楼和经济发展历史,很多记忆逐渐清晰了起来。
正如杨宏斌所说,从80年代中期,北京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写字楼。一直到1991年,这是北京写字楼的发展起步阶段。
在陆凡的印象中,从1992年到1996年这五年,是北京写字楼的高速发展阶段。从1997年到1998年,由于泡沫巨大,北京写字楼开始陷入了萧条,一直到2000到2001年左右才开始复苏。到了2008年的奥运会之前,又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
从最早建成的国际大厦,到随后的赛特大厦,北京的写字楼一直位于建国门附近的区域,依托涉外高档酒店和大使馆区发展而起。
陆凡决定,利用自己拥有三十年先知先觉经验的优势,提前在京城做好布局,让自己和公司伴随着这个伟大的国度一起腾飞,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