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宋好武夫 > 第411章 屁都不值

第411章 屁都不值

反正,此时此刻,韩琦心中,怪异非常……

文武百官,鱼贯而来,便又是一通大呼小叫……如此大胜,皇帝还梦到一些,绝大多数务实之人,连梦都没有梦到过……

当真是“梦料之外”……

狄青也姗姗而来……他以往最会掩饰自己对儿子很得意的神情,永远都是谦虚谨慎……

今日,便是再也忍不住了,当着满朝同僚的面,哈哈大笑,引项高呼:“老天有眼,老天有眼啊,祖宗保佑,祖宗保佑!我儿大才!哈哈……陛下,我儿大才!子道大才!夙愿啊,夙愿!夙愿达成!实乃汉唐之威,我大宋比肩汉唐……我便是此时此刻,死也罢了,死也无憾……”

说着说着,狄青又抹起了眼泪,他在西北几十年,从小小一个兵卒,打成了枢密院使,兜兜转转不知打了多少年……

人也打老了,昔日的将士同袍也打没了,心气也早已打散了……人也打到了政治泥潭里不能自拔……

他也从未想过他儿子有朝一日能打到兴庆府去……

他也不敢有这种奢望,也如韩琦一样,越是了解,越是不敢轻易做梦。

如今,这已然不是梦想成真,这是另外一种“晴天霹雳”……

把狄青劈得酥酥麻麻,如在云端……

满场皆是大喜,人人互相道贺,个个互相拍肩……

唯有韩琦一人,看起来也高兴不已,却总是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却看狄青面前,无数人排着队去道贺,躬身下礼,夸着狄青的好儿子。

韩琦想起的是,记忆里的狄青,每每见他,都是跪地而礼,口称小人……

“陛下,辽人大军不日就会与狄中丞相遇,此事该先议一议才是,燕云汴京,雄州那边,太原府那边,辽人大军也在蠢蠢欲动……事情紧急,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韩琦这话,倒也该是他此时此刻说的。

抛却私心不谈,韩琦的理智显然很合时宜。

皇帝收了激动,连连点头:“对对对,诸位卿家,韩相说的事,此时此刻,还不是庆祝之时,辽人已然有背盟一战之心……如何定夺,说将一下……”

狄青豪气一语:“陛下,军心可用,便是再接再厉,只要稳固城防,辽人自退!”

狄青一语,许多人连连点头,这时候还能怎么样?道理也简单,仿佛许多人都对狄咏信任非常。

狄咏心中的韩琦儿子赵祯,立马把眼神看向韩琦爸爸:“韩相,你意如何?”

韩琦皱眉沉思,慢慢一语:“陛下,辽人不比党项,辽乃甲士百万之国,与辽战,几面受敌,西北有狄咏,兴许还稳得住,但是河东河北,太原雄州,几十年不闻战事,调兵遣将倒是其次,怕是难占上风。便是狄咏那边,刚经历几番大战,想来也是人困马乏,所以,这开战之事,能避则避,能谈则谈……”

皇帝点着头,又看向富弼:“富相……以为……”

“这个……老臣以为……辽人西去,不过就是想分一杯羹……若是能不战,分一杯就是……”富弼对于辽,那是老关系,老“外交”了……一言能顶百万兵的老“外交家”。

梁适没有开口,他习惯性不知如何是好……并非他对狄咏不信任,是他的能力,其实本就匹配不上宰相之尊,办事可以,真到了家国紧要关头,他心中总是难有定计,这也是他几个月宰相就下台的原因。

这也是他与狄咏为盟,反倒常常被狄咏这个下官的意见左右的原因……也是皇帝那个感觉,本以为狄咏是梁适一党,如今看来,仿佛梁适是狄咏一党。

这也是皇帝不问梁适的原因所在,潜意识里就略过了梁适的意见。

倒是狄青开口了:“陛下,就算要和,也当以战止戈,以战来和,万万不可让前线将帅束手束脚……”

狄青实在太懂得那种束手束脚的感觉了。不过他也小瞧了他的儿子,他儿子从来就不会因为什么军令皇命束手束脚。

甚至可以说,今日朝堂的商议,再怎么商议,那也都是白商议的……在狄咏那里,都是放屁!

屁都不值!

韩琦接着一语:“此时此刻,实非意气用事之时,陛下,定要严令前线,以和为贵,以和为准,就算今日受得些许小辱,来日还可再报,天下大事,万不可心急,当徐徐图之。”

韩琦说得倒也没错,中心思想与狄咏是一样的,徐徐图之,图完党项,先消化一下,时间在我,终有一日,再图辽人。

但韩琦的态度,显然与狄咏不一样……

韩琦一语之后,富弼也道:“臣附议……”

如此一来,朝堂上下,还真就连连点头附议,其实都没想错。

皇帝点着头:“草拟圣旨,先好好嘉奖一番,后说战事,徐徐图之,以和为贵……”

梁适富弼该去干活了……

狄青倒也是同意的,却又莫名觉得哪里有些憋屈,不过……他向来憋屈惯了……( )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