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司辰不可能拿万虹当亲妈对待,也就瞧着她还有点用处,才跟她表面和和气气的。”
“就是!头先那么些年闹得水火不容的,咋能说和好就和好?”
“司辰骗她给自己照顾娃娃,还骗她上百货楼守柜台,可不是白来的劳工?”
“可不是?要真对她好,咋地不给她安排成商业局的正式工?”
一群吃着柠檬味西瓜的老嫂子,攻击起万虹最近的春风得意,那可是一个毫不留情!
人人自嗨得不得了:
“还是我们自在,家里男人赚的钱都给我们掌着。”
“我家孩子爹做点小买卖,一个月能收入三百块呢!”
“就是!想买点啥,自己决定,不需要看人脸色伸手要钱。”
“也不需要累死累活做额外的活计,还一分钱挣不到。”
“你瞅瞅,这大热天的我们能在这里聊天儿乘凉,她万虹能吗?”
“那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不都得万虹担着?”
杨大嫂看到一群人都跟自己是一个阵营的,心里更加平衡了。
不过,酱油贵了三毛钱这事儿,终究让她耿耿于怀:
“可讨嫌了!说啥今天起,小卖部的东西要涨价,连这酱油,都得要我五毛钱一斤,敢情那赚了的钱司辰能给她?”
空气瞬间安静了下来。
杨大嫂还以为众人认同自己,于是,拎着酱油瓶子骂骂咧咧回家了。
树下乘凉的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搬起自己的小凳子,一溜烟回了家。火山文学
一分钟不到。
各位大嫂子手中拎着醋壶子、酱油壶子,一窝蜂涌向了司辰家。
开玩笑呢?
酱油都涨价了,还不抓紧囤货?
万虹正在小卖部数钱呢,马上要到月中旬了,她得盘点一次进销存。
这是颜立夏教会她的。
司辰也说了,小卖部赚的钱都归她!
因此,合适的激励机制,顺利激发了万虹“守财奴”的潜力。
她务必要让小卖部赚钱,每个月攒一千块,都给她乐天留着!
……
司辰从农行门口,一路逛到工行、邮政储蓄,所见所闻一模一样!
元孟县直到三十年后,都只有农行、邮政、人行、信用社。
其他的银行,没有。
元孟县是个别致的地方,因为土地肥沃,老百姓自古以来不缺吃的。
所以,它缓慢而稳定的发展进程,让它除了煤炭以外一直没有工业。
哪怕三十年后,都没有工业!
许多南方的县城、乡镇,会有各类化工企业入驻,比如玻璃厂、化肥厂、陶瓷厂、电子产品代加工等等。
但是,元孟县没有!
一直都是原生态的小县城,顶多有个食品厂、养殖场等等。
这就导致,许多有工业入驻的县城、乡镇,在招商引资后,发展速度一路飙升。
也许,它们在八八年乃至九十年代,都没有元孟县富有。
可一旦进入千禧年,它们便飞速发展,人均收入一路水涨船高!
这年头的元孟县,跟同级别的县城相比,还是相对富裕的。
尤其黑金镇!
煤炭,火力发电,让这个埋藏着黑金的地方,有点富得流油!
司辰这次的卖货重心,还是在黑金镇。
涨价潮陆续开始,县城百货楼、黑金镇的百货楼,乃至各个私人承包了的供销社,都迎来了抢购潮。
银行取了钱,当然是要买买买!
不止是这一代人,上一代人加在一起的家底,全部取出来,买!
衣服区域:
“我要这件衣裳,多少钱?”
“十八块!”
“又涨价了?”
“没办法,进价涨了,不要你让让,后面的同志要买。”
后面的同志当即递上两张大团结:“我要中号的!”
“哎!这是我先瞧上的,我先来!”
“你先来谁让你不买的?”
“别吵吵,还有呢,抓紧给钱!”
成人衣服卖得红火,童装生意却一般般。
小孩子长太快了,人们更愿意买布,给娃娃做衣服。
这年代北方小县城还没羽绒服,都是大棉袄。
大人小孩,冬天都是手工做的花棉袄。
北方的冬天冷啊!
零下十几二十度,大东北大西北还能零下四五十度呢!
这是身处温暖南方的同胞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寒冷,冻破石头冻破缸。
那么,抢购棉花、抢购棉布、抢购绸缎,就成了最疯狂的项目之一!
“给我扯二尺碎花棉布!”
“我要六尺!对,都要碎花的,藏蓝色的耐脏,不要浅色的!”
“我要绸子,给老人做棉袄呢,褐色的‘松鹤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