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江月就转身回了屋。
江阳把江月给他的纸头,小心的收了起来,等到早市忙完,趁着王大山去福安镇卖煎饼的功夫,江阳拿出了江月给他的纸头,再拿来纸笔,慢慢的自己练了一会儿。
不知道他这么写的对不对,但到底能看出型,江阳就没再管,将字写的漂亮一些后,就作罢,不再写了,只是认真对应着,想将它们好好记着。
再忙过午市,江阳见王大山回来,就跟他打了招呼,让王大山下午卖完零嘴就来食肆二号找他。
“这…这么快就开始了?”
王大山有些不想写,可是江阳态度坚决,见他非常肯定的点了头,王大山只好应下。
除了应下也没有别的法子,今年的四月就他一人,再不学着记账记数,他是真的忙不过来。
如此想着,王大山也不觉得学写字麻烦了,在码头卖完零嘴,他就驾着牛车,回了食肆二号。
这一进门,就看到江父江母还有王婶都在堂里坐着,江阳则起身去了柜台,拿了好些纸笔出来,给他们每人都分了纸笔。
“大山哥,你快来坐,我们抓紧时间要开始了。”
听着这话,王大山赶忙过去,坐在了江阳的对面,江父江母的旁边。
江阳见王大山都到了,就开始落了笔,教堂里的大伙,写了一二三。
这些人里头,学的最认真当数江母,其次是王大山,江父则觉得有些难,他看多了这里的文字,再看两种不同的字型,见多了就有些迷糊,而王婶一开始就是来凑热闹的,所以学的时候并不太认真,写的也慢。
如此,就到了第二日,有了昨天下午的那一会儿功夫,再加上早上和中午的多看多写,江阳写字的时候,更熟练了些。
教的也顺心,今天江父去了地里忙活他的土豆和辣椒,王婶凑过热闹后,觉得没必要,下午就没再跟着。
所以今天,就剩江母和王大山俩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