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太用二十斤面粉,一百斤红薯将那只羊换了回来,以后那只羊就是老苏家的资产,再也不用担心她的小九儿没奶喝了。x33
苏老太又让苏向东用一百斤面粉,换回五百斤粗粮,老苏家人口多,粮食消耗起来快,她不得不做长远打算。
苏有田则每天天一亮就背着竹竿,提着水桶,去河边蹲上小半天,回来的时候运气好能钓上两三碗鱼,运气背点,只有一两条,煮个鱼汤还是可以的。
苏九依旧日日种田,虽然外面一天天暖和起来,但对小奶娃来说,还是太冷了,苏老太疼惜她的乖囡,依旧只把她放在房里养着。
只偶尔午时太阳好,抱出来晒晒太阳。
日子一天天过去。
就在村里人快熬不下去时,政府送来了救济粮。
救济粮不多,但也算不上少,按照人头,大人每人五十斤,小孩算半个人头,一人二十五斤,老苏家不算搬去镇上的老二一家以及还在部队的苏向北,一共六个大人,七个小孩,共领回四百七十五斤救济粮。x33
发完救济粮,紧接着又开始发春种的种子。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
苏九长个了,之前的衣服已经短到不能穿。
苏老太连夜赶制了一套里衣,就是年前苏向南带回来的那块白底兰花的细棉布。
考虑到九儿正是蹿个的时候,特意做大了一些。
等到树枝长出新叶,野菜遍布山野,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中旬。
农闲了一个冬天,春种一来,村里便开始一日日忙碌起来。
春种是大事,只要有手有脚、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都要参与劳作。
苏老太看着躺在炕上的九儿,最后一狠心,决定带上乖囡。
她找来一个大布兜,把九儿往背上一捆,确定乖囡不会掉下来,这才走出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