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暂时没有。”
姜音笑笑,轻声说:“这个名额不知道多少人盯着,我一个刚来没多久的知青,靠什么和大家抢啊。”
这是一方面原因。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姜音真瞧不上这个名额。
他们公社的大学名额,是省城的一所农业学校,在后世连一本都算不上。
她自己上辈子读的不是2,但也是全国都能排上号的名校,播音主持专业更是全国第一。
真要上大学,她还不如先工作着,多积累工作经验,等高考恢复后再参加高考。x33
那时候的大学生,含金量才高。
董兴德轻笑一声,“是的,我已经看到不下于十个人专门来找孙书记说这个名额的事情了。”
今天上午是第一次尝试公社广播台自制文章朗诵与音乐播放节目,需要准备和调试的东西很多。
姜音很快将这件事抛到脑后,开始忙工作。
上午十点整,大家七点开始上工,现在正是又困又累的时候。
大家都放下手里的活,走到一旁空地,打算喝点水休息会。
“滋滋——”
村口的大喇叭又响了,赵奶奶立马放下水杯,紧紧盯着大喇叭。
是小音吗?
大家也没太在意。
每天都会转播县城广播台的节目,广播响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各位社员好,这里是公社广播台新推出的栏目——三河湾之声;
我是今天的播音员,姜音,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一篇文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姜音的声音真的很好听,像质地最佳的珍珠落在精致的白玉盘上一般清脆,又如小溪流水一般悦耳轻盈,娓娓道来。
考虑到大部分社员都没上过学,姜音选的文章也都是比较朴实、贴近生活的。
原本大家就是听个新鲜,可渐渐地,大家竟然听入了迷。
文章朗读时间是姜音提前把握过的,正好五分钟。
就在姜音最后一个字落下时,广播里同步播放音乐《社员都是向阳花》。
这首歌在全国范围内传唱度都很高,前奏一响,就有人能跟着唱起来。
慢慢的,大家都被带动了,坐在地上,一边用毛巾擦头上的汗,一边笑着哼歌。
原本都没什么精力了,现在听着歌,精神都变好了。
赵奶奶看着,竟然眼眶都有些湿润。
音乐结束,姜音的声音再次响起——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和提议,欢迎大家反馈到三河湾公社广播台,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下次再见!」
过了差不多半分钟,大家才反应过来。
“结束啦?”
“还没听够呢。”
“什么三河湾之声,以前怎么没有,这是新的吧。”
“这节目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