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音在来之前就给姜母发了电报。
姜母知道他们今天过来,一早就去菜店买了菜,还买了一条鲈鱼。
两口子今天都调休了,坐在家里等姜音赵寅他们过来,过一会就走到走廊处往外张望,看他们来没有。
姜母看一会就叹口气:“怎么还没来啊,是不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姜父在围裙上擦了下手:“说了来肯定会来,赵寅他们来是有工作,肯定工作忙完了再来。”
这也是。
但知道是知道,心里还是着急啊。
走的比较近的同事邻居都知道姜音他们今天回来。
做饭的时候也一直往里瞄呢。
这下乡当知青了,还没到过年就自己回沪市、还是因为工作回沪市,真的太少太少了。
一百个里都找不出一个来。
大家都等着看呢。
临近一点,姜父又给鲈鱼换了盆水,下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姜母眼皮子一跳,连忙跑出去往下看。
真是姜音他们来了!
“快快,小音他们来了,赶紧把鲈鱼和虾都蒸上!”
姜父也不禁露出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蒸。”
鲈鱼和虾都要现蒸才好吃。
而且还要时时刻刻盯着,不能让它们死,死了就腥了。
姜母擦了把手,直接出去接他们。
刚走到楼梯口,就碰见姜音他们。
“妈!”
赵寅手里提着他们从家里带来的干货和山货,也笑着朝姜母点点头:“妈。”
“唉!快快,一直在等你们,你们吃饭了吗?”
姜母看到他们俩,喜上眉梢,“累不累啊,你们爸正做饭呢,马上就能吃了。”
姜音走上前搂住姜母的胳膊:“还没吃,赵寅刚忙完,一忙完我们就过来了。”
姜母握住搂着自己胳膊的手,母女之间的默契,两人对视一笑:
“都两点了还没吃饭?怎么不提点垫下肚子。”
“这不是想爸爸的手艺了。”
“你爸听到这话不知道多高兴哈哈哈哈哈哈。”
沪市菜和赵寅那边的菜完全是两种口味,嗜甜、浓油赤酱。
知道赵寅他们那边吃的是咸辣口,还特意炒了一个千张炒肉丝。
姜父把菜端到桌上,喜悦道:“还有一个鱼一个虾,弄好就能吃了。”
“和礼坐,就当时自己家。”
姜父他们就姜音一个孩子。
自从姜音下乡插队后,两口子也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中午吃饭都在单位,晚上两个人简单炒两个菜。
存下来的钱和票恨不得都花姜音身上。
除了对孩子的爱外,还有的就是,对她的愧疚。
在三河湾看到姜音的那一刻,姜母心里就产生了浓浓的愧疚感。
自己上辈子好像欠了她许多,所以现在只想加倍对她好。
为人父母,女儿的变化她又怎么察觉不到。
但她知道,不管女儿再怎么变,都是她的孩子。
赵寅将东西放在沙发旁,“小音知道这次要来沪市,就从家里带了些山货和干货来,都晒干了的,可以放很久。”
姜父听到山货,眼睛都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