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音皮笑肉不笑:“第一胎是女儿才好,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我就喜欢女儿。”
赵寅也站在她身旁说:“生什么都好,生孩子伤身体,你多养养身体,这种事情顺其自然。”
赵寅姑姑差点被姜音和赵寅两人呕死。
这不是明晃晃打她的脸。
什么叫生孩子伤身体。
就姜音这脸色,白里透红,一看就是没吃什么苦的。
还养个屁啊。
但到底顾忌到姜音如今的身份不一样。
多了一个当县城广播员的小辈,他们说出去都有面子。
这些话在她心里转了好久,赵寅姑姑还是没说出口。
扯了扯嘴角,扔下一句:“你们现在年纪小,以后就懂了。”
说完就扯着自己丈夫儿子离开。
姜音本来以为赵寅姑姑会骂自己的,看她刚才气到面红脖子粗的,竟然忍了回去。
笑了下。
果然啊,赵寅和赵奶奶对她再看重,也不如自己立的住。
上次赵寅姑姑来的时候对她可没这么客气。
赵奶奶怕姜音多想,立马说:“姑娘好,姑娘会疼人,你看我养个孙子跟白养死的,还没孙媳妇疼人呢。”
赵奶奶毫不留情的拉踩自己亲孙子。
姜音笑的不行,“赵寅也很好,知道您喜欢吃桃酥,每回家里的桃酥快没了他都会第一时间买回来。”
赵奶奶哪不知道自己孙子也孝顺。
说这话就是为了让姜音心里舒服。
不过姜音没有顺着自己的话踩赵寅,而是替赵寅说着,赵奶奶这心里更熨帖了。
“你们都好,我活了几十年了,哪什么孙子不孙子啊,能抱到重孙,那都是我跟老天爷偷来的。”
后面两天,姜音拿着相关的介绍信和资料去县城广播站报道。
县城广播台不像公社广播台和公社办事处在一起,而是有单独的办公大院。
大院门口挂着一张白色牌匾,上面用黑色字体写着「清河县人民广播站」。
门口有个传达室。
走进传达室,里面有一个约莫五十岁左右的老大爷。
看到姜音进来,放下茶杯,“这位同志,你找哪位?有什么事?”
姜音笑了下,拿出介绍信和报到函,说道:
“大爷您好,我是今天过来报到的新员工,这里是报到信和介绍信,您看一下。”
“报到的啊。”
大爷看清楚后脸上立马堆满笑:“是姜音同志吧,刘副站长一早就打过招呼了,直接去办公室找他就行。”
广播站好多年没进新人了,就来了这一个。
听说还是县长下去视察的时候亲自抢过来的人!
听着普通话,大爷就信服了。
县长眼光就是毒啊!
跟大爷道谢后,姜音顺着大爷指的路走到办公室。
姜音发现办公楼和家属院都在这里。
中间这栋房子就是广播站办事处,后面两栋楼则是家属院,最里边的一个小平房则是食堂。
一共十来个工作人员,就专门盖了两栋家属楼,还有食堂。
而且上班的地方和住的地方离这么近。
姜音不禁感叹,怪不得这时候大家都喜欢进这类单位。
办公室的门半掩着,姜音并没直接进去,而是站在外面敲了敲门。
“请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