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朱由校没想到的是,严打没开始几天就遇到了麻烦。
那就是部分物资物资出现了供应紧张。
特别是盐,北方市面上的盐一下少了许多,
有些地方甚至是出现了短缺。
盐价每一天都在走高,再有几天持续下去,
怕是就会造成社会恐慌了。
听了毕自严的担心朱由校皱了皱眉。
“老毕,缺盐的原因是什么?”
“陛下,各盐运使汇报说是因为严打,
影响了各盐纲商户的运输和销售。
他们说是没能力给北方运盐了。
而他们在北方的销售渠道,
以供货紧张为借口,开始限量销售。”
“这些都是借口,不是理由。
他们这些人怕是手下都有打手和黑帮势力。
他们这是在和朕示威。
朕记得每纲盐商都有销售定额,
每年完不成任务,是要被处罚的?”
“陛下,他们断了月吧的盐,可以在以后补上。
可是市面上敢断十天的盐,就会引起恐慌。
朝廷储备的盐有多少?”
“大概是京城人吃马喂牲畜用,
一个多月的消耗量,三百百万斤。
但是这些是储备盐,应急用的。”
“行了,朕知道了。
他们不是想用盐要挟朕吗?
朕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大伴,现在咱们有几块盐场,每月能出多少青盐?”ωωw.
“陛下,咱们现在只有三块盐场。
按照陛下设计的新式盐田图纸,全部用水泥改造后,
光是长芦盐场每月都能出盐三百万斤。
加上那两个盐场,每月出盐将近七百万斤左右。。
只是这精盐加工的速度提不上去,
每月只能加工不到两百万斤。”
“那一斤青盐的成本是多少?
回陛下,不到一文钱。”
“不到一文是多少?”
“嘿嘿,陛下。
三个盐场一千多工人,每人每月二两银子的工钱。
每月总共开支在三千两左右。
因此算下来,两斤盐的成本是一文钱。”
“那就是说青盐卖一文钱一斤还能赚一半?
你这一年多在盐上赚了多少钱?”M.
“陛下,以前赚的少,只是这半年多产量才上来了。
所以还不到三千万两银子。”
“还~不到三千万?”
“时的陛下,刚好够军费开支。”
朱由校无语了,他是对这个数字感到震惊,
而王承恩却还是一副嫌少的样子。
“老毕,听到没,这盐的利润有多大?
虽然那些盐商挣不了精盐的利润。
可是他们青盐的销售量巨大。
而且,还会往盐里掺沙子。
呵呵总利润也不少啊!”
“大伴现在你囤积有多少盐?
“回陛下,还存有两千多万斤。
咱每天还都有产出,少不了宫里的用度。”
“现在的人,每人每天要消耗十五克盐。
一千人就是三十斤的盐,一千万人就是三十万斤。
只是这北方数省的人,
每天消耗的盐就要一百多万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