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青,你怎么今天有空来我们这了?”之前和宋明华一个房间的男知青先问道,他又看向一旁的李萍,“李萍同志,你好。”
李萍看着这人,一点好态度也不想给,李金香的事情就是这人在其中使坏,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还有刚才和张欣说的那话,李萍就不想和这人多接触。
后面的知青点队长轻微皱眉,高知青的话听着就容易让人产生歧义,张欣同志虽早就和大队上的乔同志结婚了,但之前也是他们这的知青,要是有什么事来一趟也稀疏平常,更何况明显人都看得出来张欣同志是和李萍一块扶着孙知青进来的。
“张欣同志,是孙知青出什么事情了吗,我们是一块上山的,但没看见她人就先回来了,想着要是她还没回来我们就上山去找她。”一般下山大家都不会一起,而且孙子燕也不喜欢和知青点的人待在一块,大多时候都是单独行动。
大家都回来后也是队长先发现了少了孙子燕一个人,想着可能是人走远了些,要是午饭前后孙子燕还没回来,他们就会去找人。而现在孙子燕被张欣扶着回来,肯定是在山上出了什么事情,队长才会人道地关心问上一句,这也是他作为知青队长的职责。
对着高知青还反应淡淡的张欣朝知青队长周利笑了笑,“孙知青不小心掉到了一个陷阱里,我和李萍也是上山摘蘑菇走的比较远才听到了声音,孙知青主要是脚扭伤了,可能这两天上工都要请假。”
高知青也感觉到了张欣对他和周队长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虽然面上看着没太大区别,但脸上一点也不想敷衍他的冷淡和对着周队长熟稔的语气,一半的知青都在这,就像是他在热恋贴冷屁股,高知青也不想自讨无趣上赶着往张欣面前凑,随意寻了个借口去了一边。
把事情简单跟周队长解释清楚了,张欣也不多留,和周队长再说了两句就和李萍走了。回去时候,谁也没提孙子燕的问题,但她们心里想的应该都差不多,就是回去后要换身衣服。
待张欣都走了,知青点里的人还在讨论张欣,虽然孙子燕现在和他们一样都是知青,但孙子燕这个人清高平常除了吃饭都不怎么和他们来往,即使知道孙子燕受伤了也没人往她跟前凑,相比起来还是张欣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没想到张欣现在是越过越好了,今天这么一看我还有些认不出来呢。”
“可不是,还是队长眼力好,一下就给认出来了。当时张欣不得已要嫁给大队上的人,还在房间闹了好久,生闷气连上工都不去了,但这一嫁过去日子也太好过了。”
“张欣不用上工,乔同志也疼她,大队上不止我们还有不少村里人也在羡慕她,这弄得我都想在这也找个大队男同志嫁了。”
“你可清醒点,刘娟娟不也是嫁到了大队上,你看她过得好不,不是所有男同志都像乔同志那么疼人的,要是选的人不对野菜都不够你挖着吃的,我们还是好好上工等着能回城的时候。”
前头说话的那个女知青暗暗叹了口气,也是,前几天刘娟娟来他们面前炫耀的时候,他们都以为刘娟娟是真像她说的那样过的好,可当刘娟娟转身的时候,大家都瞧见了她衬衫下脖子上的青紫,难怪那么热的天刘娟娟还穿个高翻领的衬衫,原来是为了挡住痕迹。
只是大家都在心里期待有回城的一天,可来了这最久的都有好几年了,谁心里都有些绝望烦躁,可还是用还能回城的念想苦苦支撑着自己,要是连这点念想也没了,上山下乡天天上工的日子根本熬不过去。
张欣到家的时候乔宏振已经烧好了热水,他回来后就跟家里的两位长辈解释了张欣因为要送一位女知青回去要等会才回来。张欣身上沾到的味道要是离近了还是可以闻到些,她先去洗了个澡,吃了饭趁着太阳好,把房间这段时间有些潮湿的被子拿出去晒,乔宏振在房间里擦桌子柜子,张欣就坐在院子里洗衣服。
大队长李顺德这时上门来了,乔大根还以为是来找他,抱着元元走上前却被李顺德敷衍了两句,还没他逗元元玩的时间久就说他是来找张欣的。
张欣一听是来找她的,在干净木盆里洗了个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走过来问,“李叔找我什么事?”因为李顺德乔大根关系好,张欣也跟着乔宏振一块叫李顺德一声李叔。
李顺德笑道,“嗐,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小学不是建好了吗,就差一些桌子板凳,还有学生娃娃上课的书本这些,我嘛文化水平不高,认两个字还得行,要是去买课本就完全不得行了。”
“小学的其他老师哎我们三个大队又还没完全商量好,现在定了的就只有你一个人,叔晓得你是高中毕业的文化生,是知识青年,懂得肯定多,这不我们几个大队长商量了下,就想让你去县里书店负责学校所有课本的购买,你看得行不?”
这事来找张欣既是因为其他老师的人选还没确定,目前也只有张欣最适合,同样也是看在赵厚良的面子上,他们大队能够建一所小学怎么说也是托了赵厚良战友的关系,大队上已经有些人认识到送娃儿上学的重要性,由张欣来负责学校课本的购买事项也是让大队上的人看到张欣的受重用性,不会在下个学期开学时其他正式老师因为张欣是民办老师而看轻她。
大家都清楚李顺德的心意,张欣也不会拒绝,“好啊,那什么时候去李叔说一声就行,我都有时间。”
“哎,哎,好。我就是先来和你说这事,但也不急,还有老师和桌子板凳的事情要忙,怎么也会在掰包谷前头搞定这些。”还有大半个月就要到七月,到了七月地里头又是忙的时候,七八月地里田里都忙得差不多了也快到九月开学的时候了。
这几天李顺德没少和另外两个大队的大队长支书商量讨论,就是奔着小学老师的名额都闹了不少的事情出来,李顺德忙的都没时间歇口气,学校老师的名额就那么三四个,但三个大队的知青光读了高中的就不下十个,当老师工资高还有福利,比在地里上工轻松多了没有知青不想给自己争取个名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