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是,这辆小汽车的制造成本还不到一万元!
在那个奥拓都要七八万元的年代里,一辆不到一万元的小汽车,瞬间就点燃了所有国人的热情!
随着这辆小车的出现,共和国的舆论便如同刮起了一阵风暴,各大报纸争相报道这辆三口乐小汽车。
而且,二人所在的第一汽车,也很快给出了自己的态度:
1、购买小汽车的专利设计;
2、奖励杨老和华老每人10万元;
3、成立微型车研究所,用于三口乐小汽车的后续研究。
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随着10万元奖金的出炉,社会风向很快就迅速出现了变化。
没过多久,多家汽车厂便开始联合给上级部门告状,说杨老和华老两人不务正业,用公家的钱做自己的私活儿,这是挖国家墙脚,损公肥私。
这种情况不但不能奖励,而且还必须进行严惩,否则其他的工程师有样学样,那么大家还怎么工作啊?
企业还怎么管理啊?
虽然后来杨老和华老两人极力辩解,说这辆车是他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一点儿一点儿设计制造出来的,根本就没有用到厂里的资源。
可那些人红了眼睛,根本就不听他们的解释。
最终,第一汽车还是没能顶住外部的强大压力,不但收回了二人的奖金,还给了每人一个记大过处分!
至于微型车研究所,那就更是没有影了。
随着“三口乐风波”落幕,华夏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主流汽车工程师自己设计制造汽车了。
很多人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发出无限的感慨:如果二老当年没有受到那样的委屈,那么后来的国内汽车工业,会不会是另外一番变化?
有时候周夏严对这个魔幻的时代也很无力,那些演员一次走穴就可以赚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可一个科技人员用自己的劳动却很难换到该有的报酬。x33
也正是因此,他才在李镇长询问他继续给社办企业点子的时候,动了开办咨询服务公司的心思。
其实他根本就不在乎能不能建立制造微型汽车的企业。别看他造出的微型汽车,几乎可以碾压全球现在所有的微型汽车,甚至就是碰到1984年投产的奥拓二代,也一点儿不虚。
但他知道,大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实体,就必须依靠像汽车这样能够拉得起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型产业。
而这种工作是漫长、艰苦乃至要大受委屈的。
找不到共同志向的同志,他宁肯不做,也不能找那些猪队友。
华夏这么大,共和国的人才如繁星般闪烁,就算是玉山这边没有识货的人,偌大的华夏难道就没有识货的人了?
三口乐的两名发明者,当时的确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但在外面,可是有很多企业向他们递来了橄榄枝。甚至有企业给他们两个人一年几十万的年薪,并附赠他们别墅。
要知道那可是90年代,二三十万都能够在魔都或者首都买一套房子了。一年就可以在那两个特大城市买一套房子,这样的待遇不可谓不高。
只不过二老因为对第一汽车的执念,所以才没有离开,等退休以后才到其他的单位成为特聘专家。
但周夏严却没有这个顾忌。
反正他把事情说开了,需要不需要,都看玉山县如何做反应。反正他只是说说,玉山的领导们就是再愤怒,也不可能把他抓进大牢里去啃窝头吧。
另一边,作为一把手的秦主任听着耳旁边嘈杂的训斥声,但眼睛却紧盯着周夏严。
他实在是想搞明白,这个小知青的脑瓜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他难道不知道?他这样说出来以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可很可惜,面对如此群情汹涌的指责,周夏严全程却表现得极为淡定。
更让秦主任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在周夏严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可惜,一丝悲伤以及一丝怜悯。
这样的眼神让秦主任心中忽然一动。
随着砰砰砰,茶杯顿在桌子上的闷响,会议室里面逐渐安静了下来。
秦主任重重地咳嗽了两声,对周夏严说道:“说说吧,你为什么要这么多钱?也让我们听一听,你这个20万要花在什么地方。”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把手在这个时候还是如此淡定,立刻支起了耳朵,准备听周夏严的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