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1979大国飞跃 > 第0170章 历史又小小变化了一次

第0170章 历史又小小变化了一次

也因此以前才能够出现那么多的所谓大师。就是因为当时普通大众的文化水平实在是太低了,他们稍微学了点儿东西,就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翘楚。

当然那些大师绝大多数都是文科,至于最为实用的理工科,则少得可怜。

后世很多人感叹建国以后就没有了大师。

但他们怎么不说,正是因为我们消灭了国家的所有文盲,大家都具备了基本的科学观念,所以那些所谓大师再想用他们的半吊子水平忽悠我们,忽悠不了了呢?

可以说周夏严这个程序,虽然需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他的指令用选择的方式进行编程,但对牛万达这些文化水平很低的人来说,却相当实用。他们甚至不用学习如何输入汉字,只要懂得输入数字和字母键,然后控制光标移动就好。x33

几乎可以说是游戏般的傻瓜式操作。

其实数控机床在最开始的时候,受到的最大阻力便是像牛万达他们这样的老技工。

他们当然知道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带动生产力的提高,可如果技术的进步让他们失业的话,他们就无法忍受了。

实际上在周夏严说要给工厂制造数控设备的时候,牛万达等一些老人就私底下小声嘀咕过。他们担心的无一例外就是这些数控设备太复杂,他们这些年纪大,文化水平又低的老人会被数控设备淘汰。

要说心里没有一点抵触的情绪,那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好了,每一道程序都可以进行选择,比如说刀具的三方向移动,调节转速,基本的加工形状,操作起来都非常容易。就是他这样的水平,也有自信很快上手。

周夏严看到牛万达的精神头儿是越来越足,都有了一些跃跃欲试的模样,笑了笑说:“牛师傅,一会儿我给大家做完演示,您就亲自上手试一试,看看这个机床的控制程序用起来方便不方便?”

牛万达此时的担心早已经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他大声道:“好的小周,一会儿就让我老牛感受一下,这个数控机床能有多么厉害。”

跟牛师傅说完,周夏严看着气氛差不多已经火热了,他便果断地按下了直行键。

于是机床便嗡嗡地重新开始运作起来,对夹具上边的金属零件进行加工。

随着刀具开始切削零件,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到了最大,一眼不眨地看着机床加工这个金属毛坯。

曾有人说过,对工具的渴求是埋藏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在后世,哪怕数控机床已经普及的年代,那种高精度数控机床加工金属零件的视频,也被很多人定义为治愈视频。他们看着一块金属毛坯,慢慢地被加工成漂亮的金属部件,心中总会格外舒服。

这可能就是工业特有的一种浪漫吧。

虽然周夏严这次制作的只是一台老式的三轴数控机床,无论是从体积,还是从刀具的加工速度上,都比后世的那些数控机床差远了。x33

但是即便是这样,众人还是不断发出惊叹声。

大家都感觉,那个笨重的刀头部分,就仿佛是一只有魔力的大手,是如此的灵活,又是如此强悍,真的是不可思议。

几分钟后,一块雕刻着“金手指第一国际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铭牌便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几乎是看到这块牌子被加工好的瞬间,包括老吴书记、马进武以及张新浩在内的所有人再一次疯狂的鼓起掌来。

可见,这台三轴机床给大家带来怎么样的一种震撼。

演示完了自己以前设计的复杂程序,周夏严又给大家演示起了如何在这台机床上编程。

他请老牛师傅过来操作,自己在他的后面进行指点。

这次加工的零件很简单,就是一个小金属碗。

周夏严先在大白纸上,将要制作出的金属碗的三视图画出来,并标好各项数值。

然后根据这张图纸,一条一条地给大家讲解要怎么设置程序。

要说周夏严制作的执行程序还真的很容易上手,他只讲解了一遍,牛师傅便学会了个七七八八。

就这样,在周夏严的辅助下,牛师傅不一会儿就在控制终端上制作好了这个金属碗的制造程序。

随着牛师傅略有些紧张的按下执行键,刀具便再次移动起来。

也就不过三四分钟时间,一个造型优美,十分圆润的金属碗便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这一刻,车间里面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可以说在此时,大家才真正确认,农机厂拥有了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三轴数控机床。

晋州的工业历史,也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改变。( )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