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话是苏辰所说,咱们也须得慎重对待。”</p>
“虽说最近国库将会入账一大笔。”</p>
“但陛下不是说,要用这笔钱去修建从苏辰那得来的新式水车,灌溉农田吗?”</p>
“要是苏辰的推算失误了,那么农田灌溉的事……情岂不是要被耽搁两年?”</p>
“这样的代价,实在是有些巨大!”</p>
“所以臣觉得,倒是不能轻率地作出决定!”</p>
闻言,李二陛下凝神思考了一阵。</p>
这话说得倒是在理。</p>
虽说以往苏辰那小子也常说出惊人之语,但那都是基于已有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的结论。</p>
只能说明他见微知荔,才智大过惊人。</p>
可这推算之事,当真是玄之又玄。</p>
哪怕以苏辰的才智,也不能说是一定准确吧?</p>
过了一会儿,李二陛下缓缓开口道:“克明,你可有什么好的提议?”</p>
杜如晦拱手道:“陛下,臣听闻太史局的李淳风精通易学之道。”</p>
“朝中许多的官员都对他的易学仆算颇为信服。”</p>
“这易学之道,相当玄妙,臣几人连略知一二都算不上。”</p>
“自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p>
“不妨将他唤来,听听他的意见。”</p>
李二下皱眉思考了片刻,说道:“克明所说的可是年初给《戊寅元历》提了士几条意见的岐州道家传人?”</p>
“正是此人。”</p>
杜如晦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也好,朕也曾听说他对易学之道颇为精通。”</p>
“那就唤他来问话!”</p>
“辅机,玄成,你二人可有异议?”</p>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说道:“臣觉得克明所言极是。”</p>
魏征也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同。</p>
“来人!”</p>
李二陛下沉声吩咐道:“马上找到太史局将侍郎李淳风,即刻带他到御书房来!”</p>
李君羡接受了李二下的旨意,满脸迷惑的快步从御书房退了出来。</p>
李淳风?</p>
这个名字他压根就没听过!</p>
虽说他统领百骑司,依照陛下的旨意监察百官。</p>
可这李淳风只是个将侍郎,属于文官的最底层、九品下的散位。</p>
百骑司关注的最少也得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这种小官儿还真不在他们的监察范围之内,一时半会也不到去哪里找。</p>
但看李二陛下这严肃的表情,显然是有大事。</p>
要是办不好的话,岂不是要惹得陛下生气?</p>
没办法,李君羡只得采用笨法子,派出了大量人手探听消息,试图在三品官员遍地走的长安城中将这个九品芝麻官给找出来。</p>
历史上的李淳风颇有盛名,作为一个道家传人,他精通天文,历法,算学等各种学问。</p>
后世广为人知的浑天地动仪就是他的杰作。</p>
而他最出名的杰作,应当是大名鼎鼎的华夏预言第,奇书《推背图》!</p>
不仅算出了唐三代后有武氏灭唐,还推算出唐朝会历经二十一位皇帝。</p>
全部应验!</p>
此事放到后世来看,当真是有些玄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