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古代,往往得个感冒都有可能要了性命。
果然老话说得没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本钱不够,做什么都白搭。
这不,杨文一回到家就发起了高烧。
除了受冻,更多的应该是,第一场考砸了带给他的心理压力,
以至于一回来,就病倒了。
大夫看过,也只开了几帖药,说是连灌三帖下去,烧就可以退了,但事后还得卧床休息几天才行。
看来这附试是没办法考了。
杨氏心疼地看着儿子,还劝苏齐别担心,好好考试。
苏齐点头应了,他也没办法,又不能替杨文去考试,
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祝表弟早日康复。
安慰了舅母几句,他就回房温书去了。
为了能有个好精神,好迎接明日的附试,
只看了半个时辰的书,就早早熄灯上床睡觉。
第二日的同一时辰,附试开始了。
同样的搜检流程,只是少了唱保和结保,这个不需要再重复。
苏齐坐在考场里,打开试卷。x33
这一场考的是法令,主要考察学生对律法的认知。
若日后当了官,连个律法都不熟悉,那还怎么下发政令与审案?
不被摘了乌纱帽,都算你幸运。
试卷上共有十道题,涵盖了士、农、工、商各个领域。
前两题以违禁冶铁,贩卖私盐为例,要求考生们写出相对应的律法条款。
这两条都是背诵题,出自《大圣朝律法》一书,苏齐早已背熟,所以默写起来都不带打盹的。
后面审案诉讼的题目也不难,在律法书里都能找到答案,只是答题方式稍稍有些难度。
规定需要以表判的形式来答,也就是要写一封判决书,
这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洞察力,能判断出原告和被告,到底谁在撒谎。
所以,没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也是答不出来的。
不过不用担心,这对苏齐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可是学理的,答这题也是手到擒来。
很快就答完了。
将草稿纸上的答案都检查一遍,确保没有写错或者遗漏,苏齐这才小心翼翼地,誊抄在答题纸上。
整场县试,主要看的是正试的成绩,附试更多的是作为补充参考。
即使附试考得一般般,但只要正试考得好,县试也是能过的。
但,若附试考得实在太差,县试也一样过不了。
苏齐不敢保证答得都对,但想来,过应该是能过的。
附试考完交卷,考生可以提前离场回去。
看到杨文退烧后,苏齐就拜别二舅和二舅母,赶回家等放榜了。
比起考试的时侯,其实等成绩的时侯才是最煎熬的。
这点苏齐深有体会,不仅是他,就连家里两个女人也都整日里坐立难安,
又不敢去问苏齐考得如何,怕他若又落了榜,精神再次受到刺激可怎么办?
这个家如今没有他,只怕真的会撑不下去。
苏母每日早晚三柱香,到丈夫的排位前祷告,希望丈夫九泉之下,能保佑儿子顺利通过县试。
林钰也紧张得很,见婆婆每日祷告,自己也忍不住加入进去。
她跪在公公的排位前,心里默默念叨:
“您一定要保佑相公,虽然他不是您亲儿子,但他的身体还是您亲生的呀。
这不就跟亲儿子一样么?
您可千万要保佑他呀!”
苏齐虽然心里也紧张,但见媳妇和娘连吃饭睡觉都在担心他的考试,忍不住说道:
“娘,钰儿,你们不用这么紧张。
我确信自己能通过县试,至于能否排到前几名,那就不能保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