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齐冷淡却不失礼貌地说道,“苏爷爷您今日来的希望,怕是要落空。
因我已在县城安排好了住处,不日就要搬离这里。
您替苏经国一家来向我道歉,我看也没有必要。
既已脱族,那族里的人事,以后也与我无关,我不想多浪费心神在这上面。”
苏齐冷漠的态度,明显让苏长根下不来台。
想他一个长辈,一族之长,低声下气来赔罪,居然没得到半点认可,真是越想越生气。
于是他拉下脸来怒喝道:
“你这是对长辈说话的态度吗?
你娘到底是怎么教的,居然把你教的这么目无尊长?”
苏齐也怒了:“我娘如何,不需要外人来评判!
我还要读书呢,您老请回吧!”
苏长根气极,怒道:“好好好,你记住今日说的话,他日想起可别后悔!”x33
说完,一甩袖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谁后悔谁是小狗!
等人走了,苏齐赶忙关上院门,回了书房:
都是些庸人庸事,别让其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
接下来就要参加府试了,还是读书要紧。
府试的时间定在了四月,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个月了,时间相当紧迫。
只有府试顺利通过,才能取得童生的身份,若是不幸落榜,那就得重新再考。
这次自己虽名次靠前,但并不能做为最终成绩,更何况,许丹考得还比自己好。
自己不能再落后于他,府试时定要搬回这一局。
总而言之,此刻必须加紧用功读书,争取赶超。
接下来几日,除了吃喝拉撒,其余时间,苏齐都将自己关在书房读书。
连自己媳妇老娘,都不让进来打扰,若有事时,也只能隔着书房说话。
直将自己当成了大家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外头的事更是不闻不问。
很快到了搬家的日子,恰巧这一天还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本来今天是祭祖的日子,但苏齐已经脱族,所以不必再去祠堂走一套祭祖流程。
他只在苏母的指导下,简单地祭祀了爷奶和父亲。
苏母在一旁幽幽地叹气:“也不知道你爷奶和亲爹,在地下是个什么想法?”
“娘您想多了,爹和爷奶当然是想我好的。”
“那你现在就跟他们好好说说,免得他们记挂。”
“好嘞。”
于是苏齐就在心里念叨起来:您三位老人家,看我这个儿子(孙子)可还顺眼?
我既孝顺母亲,又关爱媳妇,对外能赚钱养家,对內能读书科举,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儿子(孙子)。
看在我做儿子(孙子)没给你们丢脸的份上,可得保佑我一路顺遂,千万别半路把我给勾了去
苏齐絮絮叨叨地念了良久,直到院外传来马车声才停止。
杨广达特意找了辆大马车,来替苏齐搬家。
从祠堂祭祖回来的村民们,路过他们家门口,正瞧见里头大包小包的行李堆满了院子。
院外头,苏家二舅正一件件地搬到马车上。
众人神态各异,有羡慕的,有事不关己的。
其中鲍氏见了反应最大,她瞪着眼睛直直盯着那些行李,一脸的不甘心:
银子呢,藏哪了?
想到那八十两银子,只觉得心痛得不行,
方才祭祀分发的二两猪肉,瞬间就不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