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齐挣扎着爬起,这时张敞正好洗漱完,见人起来了,忙过来问道:“少彦感觉如何,今日可要再考?”
苏齐点点头,用手指指喉咙,随即又指指桌面上的茶壶。
张敞会意,忙倒了杯热茶,随即一想,一杯怕是不够,干脆灌一壶茶下去再说。
于是苏齐就被灌下了一整壶茶水,幸好水是温的,否则怕没病死,烫都要被烫死了。
喝完了一整壶茶,感觉嗓子好了些,苏齐才道:“多谢季武兄,还要麻烦你将我扛去贡院,我只怕走不动路。”x33
“这有何难,你赶紧把衣服穿上,我扛你出去吃早饭,随后再去考试。
哎,少彦兄,你衣服能穿吗,要不,还是我来代劳?”
苏齐忙一摆手:“这个不用,我自己能穿。”
奔赴贡院的大军再次开拔,张敞在其中尤为打眼,因为他肩上还扛着个大活人呢。
苏齐顾不了他人的眼光,他此时头晕得很,再被颠簸了一路,直接打起了瞌睡。
“少彦兄,我们到了。”
“哦,好,你放我下来吧。”
两人排队待检,随后,苏齐摸索着坐到了考棚里。
贡院的大门哐得一声关上了,第三场考试正式开始。
开考前,苏齐狠狠的地捏了下大腿靠里侧的嫩肉,痛感让他感觉一下子清醒了很多。
趁着清醒,忙打开试卷开始审题。
头一题就是乡试的重头,策论。
题目是《论重开海禁之利弊大小》。
这一题对考生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考生博古通今,还要求考生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以及对海外国家能够了解一二,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水平。
古代的信息传递水平有限,又没有后世发达的网络。
考生们大都是闭门读书,别说是走出国门了,就连毗邻的国家有哪些都不知道,对世界的格局变化更是知之甚少。
又谈何懂得与海外国家的海贸关系呢?
遇到这题,苏齐也有点懵,忙从脑中搜索《小录》,想看看有没有相关的题型。
很遗憾,没有找到。
可见之前例届科举,都没有涉及到海外贸易的话题,那为何这届会出这样的题来?
莫非朝廷对海贸有新的打算?
获许是生病了,所以思绪有些混乱。
苏齐忙将思绪拉回,不管朝廷有何政策,都与自己关系不大。
自己此刻要做的,就是把这道题完美地解答出来。x33
自从大圣朝建立以来,就一直同临近的海外国家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往来。
朝廷也从海外贸易中获利不少,不说其他,单单国库就充盈了很多,百姓的小日子也过得很不错。
从民生和税收来看,海贸是利大于弊的。
但近年来倭寇猖獗,水师连连失利,朝廷迫不得已,只得颁布了临时的海禁,期限都不长,至多半年之久。
效果也是显而易见,边境扰民得倭寇少了很多,百姓也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
从这方面来看,海禁是有利的。
两种论点各有利弊,到底该如何取舍,是个大问题,这不免让苏齐的头又疼了起来。
但作为后世的穿越者,被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荼毒之后,苏齐深深地明白一点:
闭关锁国,故步自封,到最后,只会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题该如何解答,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