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众臣都懵了,皇上怎么了,不是顺了他的意了吗,为何还龙颜不悦?
马文才也是一头雾水。
如今礼仪才进行了一半,皇上就率先走了,接下来怎么办?
礼部尚书呆了片刻,忙向马首辅求救。
马文才也无法,只得大手一挥,说道:“既然皇上不得空闲,那就到此结束,都散了吧!”
苏齐拱手应谢后,随着众人离开了大殿。
走在出宫的路上,心里别提多激动了,科举到此尘埃落定,自己居然得中探花,真是大大超出预期啊!
在太和殿的时侯还努力控制着表情,一出了殿门,就完全放飞起来:
嘴几乎要咧到耳朵根,脚下更是轻飘飘的,几乎要连蹦带跳起来。
同出大殿的几个同进士老头们,本来心情很好,但当看到如苏齐几人一头意气风发的乌发时,莫名地泛起了牙酸:x33
不就是仗着年轻么?有什么好得意的!
但再酸也只能忍着,人家是一甲,自个是三甲,就不在一个等级,再者,日后大家都是同僚,首先就要打好关系。
所以,几个老同进士都放下了架子,主动跟苏齐几人打起了招呼。
伸手不打笑脸人,苏齐也有礼貌地一一回应。
这时,许丹过来找苏齐,几个老者见又来一青年才俊,心里更不是滋味,打听之下得知,此二人居然出自同一个地方。
原来两人是同乡啊!
那个偏僻的青州府真是人杰地灵。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家之所以少年成才,看来都是水土的功劳!
也就是说,自己“大器晚成”也是水土造成的喽?
如此一想,几个老头的心里顿时舒畅了许多:不是自己能力不足,乃是自家水土不灵,不怪我等啊!
如此一来,场面才真正地其乐融融起来。
一走出宫门,几人友好地道别,还客气地约定下次有机会出来相聚。
人都散了,苏齐正打算回去,许丹拉着他道:
“等等再回,高公公方才指点我,让我赶紧到户房去领进士服,若去得晚了,很可能会抢不到合身的。”
苏齐的注意力不在进士服上,反而留意到,为何人家高公公会特意指点许丹这些?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许丹的舅舅可是个京官,政绩应该不差,否则怎么能让宫廷总馆留意到?
许丹见苏齐没什么反应,以为他没听明白,于是解释道:“每一届的新科进士服都是提前数月就准备好的。
那时,殿试还没考,更谈不上为新科进士量身定制了,所以,十个里会有八个穿上不合身。
你我早点去挑选,若是晚了,就只能穿人家挑剩下的了。”
苏齐恍然,如今钦点名次已过,接下来就是跨马游街,这样风光的时刻,一生仅有一次,最重要的进士服当然得要挑件合身的,如此才不会辱没了他探花郎的身份:
“那还等什么,赶紧走!”
早来的鸟儿才有大冲子吃。
两人赶在其他进士反应过来之前,先一步来到了户部。
户部的官员见探花郎和传胪驾到,忙上前殷勤地招呼。
还特意取来量尺,亲自测量两人的三围尺寸,随后翻找出了最合身的衣裳递给两人。
苏齐礼貌地接过,拿在手里翻看:
首先这进士帽做得就挺好看,颜色是黑色的,帽子两侧系着皂纱垂带,配上翠叶荣花簪,看起来就跟乌纱帽差不多。
再看这进士服装,乃是件深蓝色的长罗袍,青罗缘边,其袖口宽广而不杀,腰带上还系着块铜牌,牌上刻有“恩荣”二子。
最后脚蹬革带青履,手持槐木笏。
这样一套行头,看起来颇似官员朝服的模样,穿在身上一定很气派。
两人出了户部,许丹拍了拍苏齐的肩膀道:“回了,明天见!”说完,就独自走了。
苏齐看着人走远,心道:总觉得这人变了很多,是不是经历了什么事?
哎,他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回去休息去,明日还有好多事等着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