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马车夫用力一挥马鞭,马车载着众亲戚绝尘而去。
苏家人目送着车离开,久久都不愿回去。
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刘氏才抹了把眼泪,叹息一声:“回吧,咱们也要好好收拾收拾,准备去京城了。”
接下里的几日,苏齐开始府城最后的人情走动。
首先海知府那里,请教了些为官之道,把酒闲聊半天,最后话别离开。
接着又到霍府门前站了片刻,这里早已人去楼空,那就对着空气话个别吧。
随后,苏齐又去了府学,同那里的师生们叙了叙旧,期间,还被学子要求上了最后一堂课。
从府学出来,他又转战去了女儿和外甥读书的学堂,见了夫子袁通。
袁夫子见他过来,高兴坏了,急忙奉茶让坐。
苏齐道明来意,说他们全家不日准备进京,两个孩子自然不能留在这里读书了。
袁通虽然不舍,但也表示理解:“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师弟乃是人中龙凤,两个孩子跟着你才会有大出息。”
家里都已安排妥当,饲养的鸡鸭,种植的蔬菜粮食一并都卖给了酒楼,最后诺大个家,除了家具,几乎没有可以变卖的东西了。
即便如此,刘氏还是很担心家里会遭贼。
苏齐笑着道:“娘您放一百个心,探花郎家若是遭了贼人,知府大人第一个不答应。”
出发的日子到了。
这天一大早,苏家人就锁上了大门,乘着马车往码头而去。
关于北上的路线,苏齐打算依照自己回时的模样,走水路进京,一来时间上短,二来也相对比较安全。
夏天的燥热已经退去,一路上凉风习习,赶上了出游的好时节。
途中山清水秀,河流绵延,景色宜人,到是让人忘了些背井离乡的伤感,多了几分对未来旅途的期盼。
除了苏齐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坐大船出远门,所以对一切都深感好奇:
“舅舅,水里的鱼好大,能不能下去抓鱼啊?”
“爹爹,为何船航行的这么快,我们却感觉不到?”
“爹爹,要吃鱼鱼。”
“相公,这水上的风景看起来都一样,我们现在到那儿啦?”
“儿子,我们还有多久才到京城呀”
一开始,大家还兴致高涨问东问西,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众人就对坐船的生活感到枯燥乏味起来。
但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苏家没人晕船,这省了很多麻烦。
没看到隔壁船舱的那一家子,每日上吐下泻地几乎都要折腾掉半条命。
终于,要到京城了。
苏齐暗自松了口气,算算时间,这一趟来回差不多用去了五个多月的时间,终于赶在入冬前回到了京城。
幸好自己时间把控得紧,否则就要耽误放官上任之期了。
马车哒哒地行驶在京城的街道上,车外人声喧哗,但马车內却鸦雀无声。
苏家人,除苏齐外,都被京城的繁华给震慑住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他们此刻的心情,唯有靠一双眼睛来观摩。
小家伙们见大人都不说话,也都乖乖地不敢乱叫,只拼命地用眼睛看着那些好玩的玩意,只觉得从来都没有见过。
很快马车停在了新家门口。
苏齐搬下行李,付过车马费后,就敲了敲大门,似在提醒里面的人快来开门。
刘氏见了,问道:“怎么,咱家里还住了其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