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二十九章 大汉骑兵

第二十九章 大汉骑兵

毕竟新建骑兵必然免不了要从各封国抽调战马和士卒,这无异掘其根脚,甚至会引起各郡诸侯的反弹。

是以,太子以这隔山打牛之势,将朝臣、勋贵与皇家捆绑,施压那些不尊君长的宗室王侯。

这手炉火纯青的制衡术,阳朔帝也大为赞赏。

知道太子颇有成算与章法,他也打消了心底的顾虑,彻底放权于太子。

而这,就是阳朔帝与先帝的约定。

说到底还是为了稳定朝堂。

毕竟隔代传位,无论从礼法还是史书上来看都不太合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卫灵公传其孙卫庄公,太子蒯聩掀起叛乱,推翻亲子,卫国随之动荡。

阳朔帝自往请命,倒是替天汉帝省去了不少麻烦。

在阳朔帝起誓先祖过后,一场持续了数十年的大汉霸业拉开帷幕。

阳朔三年,七月。

一道圣旨传遍天下。

朝堂决意将原先郡国合并做州府,朝堂派遣刺史代天子巡视。

共置十二州,分设十二刺史。

幽州刺史由辽东侯公孙狼兼领,需于十年内练成幽州骑兵。

同样的旨意还送到了朔方、并州、冀州。

除此之外,刘懿还将目光投向了越人和胡人,分置了胡骑校尉和越骑校尉。

这个时候,天汉一朝三十余年生息的成果展现无遗。

无数青壮走出家门从军入伍,粮仓积存的粮食有了用武之地,那些积攒的生铁和生铜被制成了兵器和马铠。

大汉举国上下都陷入了备战的狂热状态。

伊邪单于听闻此事,当即下令禁绝对汉廷的战马贸易。x33

同时,他又加紧了南下掠夺的速度,试图借此打乱汉廷的阵仗。

……

阳朔三年,十二月。

经过这三年努力,他初步将天命三十五年以前的国史完成。

修史的过程中,李常笑又改定了方略。

由最初单纯记录国史,转而演变为涉及文化、国事、兵法等诸多方面于一体的精华。

毕竟随着大汉的推进,还有儒家得势,其余的百家传承不免会遭受排挤,因为这是道统之争,容不得所谓的和谐共存。

时日长久,只怕百家到最后也会沦落到化尘的地步。

李常笑想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尽可能记下更多的内容。

因此,他时常会领着弟子,南下前往西北。

西北接纳了最后一批百家的贤者,算是百家最后的一抹余晖。

李常笑四处打听,确认各家传人的下落,最后登门拜访共讨学问。

若有聊得投机的,他甚至会主动邀请对方,一起加入自己的课业,同时还承诺替他寻找传人。

……

阳朔五年,四月。

左贤王狐衍进犯雁门郡。

雁门郡郡守秦率并州骑兵周旋,不惜自焚城池与草原,将左贤王麾下的兵马大乱。

左贤王与兵马走散,最终落入了并州骑兵的包围圈。

就在左贤王将要被俘的紧要关头,左大将若禾察觉到一样,率部前来救援。

凭借兵马的强壮,一举击破了并州骑兵,将左贤王救出。

姗姗来迟的朔方骑兵无果,只能眼看着匈奴扬长而去。

回到单于廷。

左贤王对若禾大为感激,更是视之为恩长。

消息传到伊邪单于耳中,伊邪单于大为感慨,直言自家父子均受左大将恩情。

考虑到替单于一脉增添力量,他力排众议,再度提拔若禾。

册封若禾为左谷蠡王。

这也算开了一个先例,这是第一位不出身于挛鞮氏的谷蠡王。

论地位,只在单于和左右贤王之下。( )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