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生活日常正文卷第119章年货大集最新网址:老京城人非常重视过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伙要炮,老太太要一件新布衫,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 京城人过年,有腊八之后都是年的说法,而且一直延续到元宵节。 腊月二十三是“小令节”,又称做“交年”,这一天举行祭灶仪式,送灶王爷回天庭“述职”。 为的是让他上天言好事,等三十晚上回来,再“下界保平安”。 送走了灶君,人们为了过年也就更“放肆”了。 腊月二十七,是最最繁忙的一天。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七,洗疟疾。 二十七,剃精细。 二十七,赶大集…… 都是二十七这一天的安排。 一大早,魏平安和周闻就被忙碌的张老太太给“薅”了起来。 老太太喊起床从来不用声音,她就是在北屋里进进出出,把门甩的咣咣作响就可以了。 如果这样魏平安和周闻小两口还赖床不起,她就会呆在屋里“拾掇”。 叮叮当当忙不停。 直到两人睡眼惺忪的爬起来为止。 跟魏平安比,周闻相对更适应一点,毕竟她朝九晚五上班,早起个把小时不算什么。 而魏平安则是没日没点的忙碌,换别人生物钟早就紊乱了,他虽然生物钟正常,但好容易回来,惰性很重的。 看到自家男人迷蒙的睡眼和顶着一头鸡窝,周闻噗嗤就笑出声了。 “快5点了,赶紧起来收拾一下,得排队赶集了啊……” 张老太太声音这才响起来。 然后棉帘子掀开,就又出了门。 小两口也没法再腻歪,紧着起床洗漱,穿衣。 周闻穿了一身粉色的南吉人保暖内衣,加绒的,是魏平安入冬时就拿出来的,一款修身的秋衣,穿身上行动方便,深得周闻喜爱。 比臃肿的棉袄棉裤可利索多了。 可能是天生底子好,也可能是周闻的工作性质导致,生完孩子后身材不仅没有走样,反而比过去更加的好了些。 或许跟时代也有关系。 油水少,运动量大,每天上班就跟有氧健身似的。 妇女们肩扛手提的活,也不老少。 “呃……” 魏平安从后面搂住周闻,下巴搭在她肩膀上,嗅着,还亲了她脖颈一下。 “哎呀,别闹,大白天的。” “媳妇,你太迷人了。” 这话要是在外面说,铁定就是流氓,但在自个儿家里,周闻听到就跟吃了蜜似的。 “一会儿还得去排队赶集呢,别惹霍我啊,昨晚上还没够……” “这事儿哪有够的,一觉醒来,就又生龙活虎了。” 魏平安赶紧跑进里面撒尿去了。 这小娘们现在虎的很,要是真的擦枪走火,可不是一个小时就能结束的。 耽误了时间,老太太还不得跳脚。 昨晚魏平安回到家,就赶上老太太在安排今天的流程。 老太太对这一天很重视,俨然就像是今天做到什么程度,就代表着今年这个年能过的多么舒服,也就代表着来年一整年生活会有多么幸福似的。 1963年的春节,是个意义非凡的年节。 这一年,厂甸恢复了,人们精神面貌都跟以往不同了。 过节前一周,京城政府就下达文件,全面恢复了各类供应。 二十七这一天,东单菜市场的年货大集开启。 今天这里有着从全国各地拉来的地方特产、新鲜的瓜果蔬菜,让老百姓们采购。 张老太太昨天安排的第一个事,就是买蔬菜。 大冬天的要是能吃上顶花带刺的黄瓜,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这次抢购,必须排前面,挑最新鲜的。 “都拿好了吗?粮本、副食本……” 周子墨有本,算周家的,魏平安和周闻一个本,是魏家的。 两家混在一起过,但能购买的量可是足足的。 昨晚回到家,魏平安也捞着休息,被抓了壮丁,不仅又贡献出来了一大把票据,还被委任了扛菜抢菜的任务。 1963年腊月的京城大冬天的5点半是什么样子的? 魏平安可以拍着胸脯告诉你,八个字来形容。 红男绿女,人山人海。 一眼望过去,都是人头。 黑压压的一大片,有交头接耳的嗡嗡声,也有偶尔哈哈大笑的穿云声,总之,排队在这里,闭着眼用鼻子嗅,也能闻到一股子幸福的年味儿。 大宝坐在雪橇里,裹了军绿色的大袄,跟个绿色的雪人似的。 魏大宝还在睡觉。 军大衣里面是魏平安没怎么穿的大棉袄,就是之前第一次坐雪橇用的那件。 再里面有大宝自己的棉袄棉裤。 算得上是里三层外三层了。 太姥姥的认知里,热着不怕千万不能冻着。 魏大宝被裹的动弹不得,眯上眼睡过去都纹丝不动。 来福坐在那里吐着舌头,如果不是雾气,就像是个假狗。 来福旁边还趴着吉祥。 今天是双辕车,因为一会儿买的东西如果太多,就让大宝帮着拉一些。 这都是老太太想好的。 魏大宝感觉自己能参与进来也很开心,要不然怎么可能5点多被太姥姥揽着穿衣裳还不闹腾呢。 菜市场6点就开市了,也可能是感受到了老百姓的热切,想要把这一天的时间拉长一点吧。 但即便是这样,等魏平安一家人进去的时候,也已经七点多了。 旁边老太太一个劲儿的念叨,起来晚了,应该四点多起,五点就过来的。 她害怕没有太新鲜的蔬菜。 但显然她低估了政府对于这个年的看重。 菜品种类着实不少,而且量大,卖一上午想来不成问题。 “老魏,老魏……” 魏平安正在摊位边弯腰“抢”蘑菇呢,远处隐隐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抬头看到肉铺门口一个人在疯狂的摆手。 “你们在这里排队,我去老林那边瞧瞧。” 林东的铺子就在菜市场里面,得天独厚的位置,这时候喊魏平安,肯定是有“猫腻”的。 外面有人看着案板卖肉,老林把魏平安拉进后院。 “嚯,伱今天这是进了几头猪啊?” “今儿就是进再多也能卖的完,我这还嫌少呢。猜着你家今天就得来,准备要点啥,新鲜的黄瓜西红柿?金华火腿要不要?还有沟帮子烧鸡,来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