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 > 第147章 马不停蹄

第147章 马不停蹄


  四合院的生活日常正文卷第147章马不停蹄最新网址: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魏平安终于踏足上海的土地。

  记得上一次来上海公干,还是六年前的上一次。

  嗯,此时此刻,废话文学代表了魏平安纠结徘徊的心境。

  有种近乡情怯的踌躇。

  “魏总师,欢迎来上海。”

  车站出口,一条红色的横幅随风摇曳,横幅下站了五六个人,男男女女都有,为首是一位黑框眼镜的瘦小中年男士,竖着三七分头,让魏平安天然想要使一招神龙摆尾。

  上海钢厂的后勤老大杨先森,专门带队亲自来迎接魏总师莅临指导。

  对于魏总师对SJS钢厂的升级改造,他们早就眼红已久了。

  上海钢厂接触国际的机会较多,进入60年代,国际最前沿的转炉技术就是自动化全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

  所以钢厂经过研究决定,于63年11月份起,抽调钢厂骨干科研人员共同研究,试图打造新国家第一座自动化顶吹全氧转炉。

  然而,研究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京城的SJS钢厂那边,就传来了更为前沿且已经出了实验结果,成效显著的顶底复吹全氧转炉炼钢技术……

  这就相当于他们原本打算摸索着模仿生产个自行车,结果自家突然蹦出来个猛人,手搓了一台摩托车。

  更好的技术唾手可得,自然不会再有人傻傻的用更多的资金去研发“落后”技术了。

  过完年,等待事情的转机。

  京城传来消息,魏总师因为研究太投入导致分配给他的科研小组成员被挖墙脚。

  这种奇葩的事情,让上海钢厂的一众科研团队成员欣喜若狂。

  他们钢厂也是第二个集体请缨,申请作为魏总师兵卒的钢厂科研队伍。

  第一个,就是SJS钢厂。

  人家属于近水楼台。

  不过事情一波三折,最后魏总师还是在他们千盼万唤的情况下,顺利抵达。

  接待规格那是相当到位。

  外面有一辆中巴一辆崭新的轿车。

  杨主任热情的为魏总师介绍着上海的风土风景和小吃,看到魏总师对这辆车子打量的很多,就笑着道:“这是咱们自己生产的上海牌轿车,去年定型,这是第一批车子,咱们钢厂有幸分配了一辆。说起来,这次接待魏总师您,也是这辆车头一次迎接来宾呢。”

  “那我可是很幸运啊。这辆车有点奔驰220S的感觉,感觉比它还要时髦,还要好看。”

  “魏总师慧眼。”

  一路看着沿途风景,魏平安神游天外。

  旁边的安阳却看的很起劲儿,颇有点目不暇接的感觉。

  实话说,上海从上个世纪开始,跟国际接轨的就比较多,有种国际范儿的大都市,跟京城传统的庄重威严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安阳从来没感受过这种大都市,初来乍到有些不适应。

  反观魏平安,因为心绪飘在别处,看上去就像是见多识广,荣辱不惊。

  至少杨先森主任默默的在心里给魏总师的淡定和沉着点了个赞。

  上海钢厂这边给魏平安试图安排的也是招待所。

  不过这里的招待所规格可比SJS那边要高档的多。

  而且杨主任人情世故驾轻就熟,根本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安排了魏总师和安阳各自不同的房间。

  魏总师是一个套间,外面有小的茶吧和接待室,有沙发和客厅。

  安阳就是普通的单间,好在房间里都有独立卫浴,这对于安阳来说,已经是很大的惊喜了。

  要知道在SJS招待所,哪怕是师傅,也是要去大澡堂子洗澡的。

  “魏总师,您先休息,晚上我们杨厂长和几位领导为您准备了接风宴,就在咱们这个招待所二楼,到时候我过来接您。”

  “杨主任,接风宴就先算了吧,我不用休息,在火车上两天已经休息的足够了,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去预备车间转一圈可以吗?”

  “可以可以。早就听人说魏总师您雷厉风行,今天可算是开了眼了,佩服,佩服。”

  安阳没用魏平安通知,放下行李,拿着笔记本就赶了过来,正好跟师傅在楼梯口汇合。

  直到这会儿,杨先森才真的偷偷放下心来。

  看来传言不虚,人家魏总师真的就是实干家,不是那种虚头巴脑的样子货。

  迎接魏平安时,杨先森就特意解释过,今天钢厂领导去被冶金上海分局喊去开会,相当于领导层一锅端。

  他是唯一漏网之鱼被安排热情接待魏总师。

  魏平安是理解的,可杨先森跟魏总师第一次接触。

  刚才魏总师表态说先去工厂筹备车间转一圈。

  杨先森首先就心里咯噔一下。

  他是怕魏总师对领导不出来迎接他不悦,会不会想要去吹毛求疵借题发挥。

  现在看来,小人之心了。

  上海钢厂很大,想要升级自动化顶吹转炉的车间在厂区中间部位,进入厂区有一辆小巴车。

  厂区里通公交车,这可比京城的钢厂现代化多了。

  魏平安刚到上海就马不停蹄的赶来实地考察,这种实干的精神非常出人意料。

  杨先森作为此时此刻钢厂最大的留任领导,全程陪同。

  但他不是专业人士,甚少发言,就在听魏总师跟他随同的安师傅沟通。

  安阳这俩月被师傅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专项能力突飞猛进,早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

  专项能力,也就是针对性突击培训出来的能力。

  安阳掌握的最熟练的两项技能之一,就是升级改造全氧顶底复吹转炉这个项目。

  其次才是钛合金项目洽谈和下订单。

  点亮了两个技能点,一个是专项技能,一个是谈判技能。

  这趟上海钢厂的事情,魏平安来之前就打定了主意。

  他统筹指挥,安阳负责跑腿和实操落地。

  至于多出来的时间,当然是找自己失散好些年的那位有实无名的小媳妇了。

  这事儿火车上已经跟安阳说了。

  作为儿徒,为师傅分忧解难是义不容辞的。

  何况能有这种锻炼的机会,安阳也是求之不得。

  所以这俩人走走停停,指指点点,安阳亦步亦趋的跟着,时不时还低头在本子上记录些什么,有时也会停下脚步对着设备比比划划,然后跟魏总师沟通意见。

  旁若无人的科研专家态度。

  瞬间震慑住了随行的人们。

  ”嗯,大概先这样,今晚回去出一份规划草案,明天我们再详细探讨一下。”

  “杨主任……”

  魏平安跟安阳谈妥之后,转过身,喊了一声杨先森。

  “魏总师,您有什么需要?”

  “是这样的,二机部九所的老于也在上海,今晚我过去跟他有点事要交流,接风宴我心领了,安阳……”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