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这话虽然是客气,但也不完全是。 毕竟他突然被老朱叫回去问话,的确是让芝依在这等了好一会。 好在出了皇宫,到金陵饭店分店并不算太远。 这才没有放芝依的鸽子。 芝依听着朱樉的话,内心也在思考朱樉到底是谁? 但她不是汉人,又是初来京城,对于京城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扎西站在芝依身后,心里依旧在犯嘀咕,不过刚才已经被告戒过了,他也不会不敢再说什么。 “不知道牛老板想要怎么合作?” 芝依也没有太多废话,有的没的想太多没意义。 朱樉再次意外,正如扎西觉得他是个小孩不太靠谱一样。 朱樉知道芝依只是个女子,内心也难免有些轻视。 若不是苏璟要求,他根本就不会和女人合作做生意。 没办法,这不是朱樉一个人的情况,而是大明这个时代皆是如此。 所以,苏璟的那番话,才能在芝依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好,那我就直言不讳了。” 朱樉说道:“经过我的前期调查,发现这产品的市场还是可以的,但现在的产品产能是一个大问题。” “不知道芝依小姐,能否扩大生产规模,产能提上来,我才好将市场做大。” 只是几句话,朱樉便震住了芝依。 产品、产能、生产规模…… 这些词对于老商人都是基本不怎么能听到的,更不要说才开始摆摊的芝依了。 不过这些词基本都是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却也不难。 芝依听着,只觉得眼前的朱樉完全不像是一个小孩。 “目前就我一个人在制作,制作速度并不快,一天也就是几件而已。” 芝依回答道:“但如果牛老板想要更多的话,我可以召集一下人,将规模扩大一些。” 他们瓦西部来大明的使团,可是有着几十人。 其中也不全是男子,也有不少的女子。 之前都被芝依分散出去了,各自为营,若是芝依想要收拢起来,也是可以的。 “能有多少人呢?她们的速度和你相比又怎么样?” …… 包厢内,朱樉不断的问着各种问题,一开始芝依回答的还算轻松,但随着朱樉不断的追问,芝依也开始感觉到了压力。 这个小孩,真不是一般人! …… 或许是因为陈侍郎的事情,仁远伯府上,前来求医的人明显少了许多。 当然了,苏璟完全没在乎这事。 书房内,苏璟将最后一根线画完,直接把笔扔到了一边。 “总算是搞完了!” 苏璟看着桌上那一张张设计图,只感觉无比的轻松。 “李管家!” 苏璟走出书房,直接喊了一声李管家。 “老爷,我在。” 李管家立刻赶了过来,苏璟呼唤,他是片刻不敢耽搁。 “今天是几号了?” 苏璟问道。 李管家愣了一下,几号这个问法在大明还不普及,不过李管家略微思索,回答道:“回老爷,现在已经是五月二十五了。” 五月二十五! 苏璟盘算了一下,没几天就要到六月了,到时候就要和朱标外出了。 “这几天倒是可以稍微放松下了。” 苏璟轻吐了一口气。 这修缮自己宅子的事情,有了设计图,剩下的肯定是交给李管家了。 找工人,催工期什么的。 刘半仙这个监工的话,主要就是确保风水问题。 “老爷,近日天气炎热,老爷若是想要外出的,可以去法宝寺转转。” 李管家立刻给出了建议。 身为苏璟的管家,自然是全方位的。 想主人之所想,这是最基本的。 法宝寺? 苏璟一愣,这南京还有个叫法宝寺的寺庙吗? 不过苏璟倒也没有太惊讶,毕竟上辈子和这辈子,有着数百年的时间差距,有些寺庙没了或者改名也正常。 苏璟问道:“这法宝寺居于何处?” 李管家当即回答道:“回老爷,法宝寺位于城外东麓的鸡笼山上。” 鸡笼山! 苏璟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这不是鸡鸣寺么! 同时脑海里关于鸡鸣寺的许多记忆也浮上了心头,毕竟上辈子自己去过了不少次。 不过上辈子的鸡鸣寺,却是在清朝的时候会被战火摧毁过一次,后来重修的。 这会的法宝寺,那可是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国时期东吴的栖玄寺,那是真正的历史名胜古迹。 而且法宝寺在鸡笼山上,树木繁茂,也算是个避暑之地。 “好,就去法宝寺转转,备马车。” 苏璟也是来了兴趣,当即就要出发。 李管家自然是没有半点的拖沓,马车迅速的备好。 就这样,苏璟直奔鸡鸣寺而去。 大明时候的南京城,主城并不大,法宝寺也不在城区之内,而是在东麓。 马车出了东城门,一路朝着鸡笼山前进。 城外绿草如茵,但阳光一样的炽烈。 即便身处车厢之内,苏璟依旧感觉相当的酷热。 车厢门还有窗全部打开,有着马车前进的一点风,能够微微缓解这份炎热。 也就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苏璟的马车便来到了鸡笼山下。 “你把车停好,然后自己找个地方乘凉就行。” 苏璟嘱咐了一下车夫,便顺着山路直接上山了。 毕竟不是上辈子,去往法宝寺的路,还是要靠两条腿的。 山路并不崎岖,作为‘南朝第一寺’的法宝寺,香火相当的旺盛。 对于鸡鸣寺,或者说法宝寺的历史,苏璟也算是了解一点。 不说起源,就说梁武帝在此地兴建同泰寺,并在寺内颁布《断酒肉文》,至此,佛家的素食规矩,便流传了下来。 没错,佛教原本刚传入华夏的时候,并没有吃素的说法。 一切的源头,得是这个梁武帝,开辟了素食之始。 因此,这里成为了真正的佛教圣地,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印度来到应天的时候就住在这里,南唐的时候改名静居寺,后来又改圆寂寺,到了宋朝更名为法宝寺。 然后一直都是法宝寺这个名字,而改名鸡鸣寺,那是洪武二十年的事情了。 是老朱亲自下令重建,然后御笔题名‘鸡鸣寺’。 这才有了后世的鸡鸣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