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惭愧。
因为他确实利用武道,做了一些违心的事情,但他也是逼不得已,他若不杀那人,自己就会被杀。
等到顾夜辰和许行走远,张奎这才看向陈崩,问道:“他是谁,任命何种官职?”
由于张奎以前当过乞丐,对他施舍的人不计其数,他也不记得给他功法的人叫什么名字了,但是这个稚嫩的脸庞,永远无法忘记。
武道之路,是他脱离乞丐,获得重生的至宝,尽管那功法只有玄阶层次,但他的命运,已经间接被扭转了。
“他……就是城主顾夜辰!”陈崩道。
“我想起来了,给我功法的人,就是叫做夜辰,真的是他。”张奎连忙向陈崩赔礼道歉,并且不在乎招募奖金是多少,他发誓,一定要报恩。
……
相比于招募处,城门口的人气则更为热闹,原因无二,他们是拖家带口的逃亡,根本不屑于参军。
聚集在城门口,主要是希望城主能够怜悯他们,放他们离开城池。
“城主有令,奖金只是前菜,是给投机取巧的人准备的,真正的好处在后面,那些真正守城,愿意与丰城共存亡的人,可以享受三大福利。”
“至于这三大福利是什么,明天大家就知道了,何不等明天再走。”守城中郎将正说着,便是看见顾夜辰与徐行缓步前来。
“参见城主!”
中郎将连忙行礼。
顾夜辰摆手,淡淡说道:“打开城门,想走的人,就让他们走吧,我不需要不忠不义的人,我只会照顾真心守城的人。”
这~~
中郎将提醒道:“城主,要是打开城门,我估计……城内居民将会走掉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后丰城留下来的人口,将不足十万人。”
“那时,丰城将会从一座百万居民的大型城池,降级为不足十万人的小城。”
“而且,由于人口大量流失,丰城的田地会彻底荒废,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我们就会失去鱼米之乡的称呼和影响力,间而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
“未来的局面,可能是农田无人耕种,富商撤资,大量手工业废掉,纺织和肥料停产,整个商业模式彻底乱了套。”
中郎将此话不假,他曾亲眼目睹过一座城池崛起,也曾亲眼目睹一座城池衰落,城池以人为本,只要城池的人乱了套,那么整个城池也就完蛋了。
“不需要,他们走了我才好分配资源。”顾夜辰才不管中郎将怎么劝说,他执意要采纳许行的建议。
徐行的建议是,先不把三项福利拿出来,让一部分人逃走,然后才考虑后期的虹吸效益。
只要虹吸效应做的足够好,会有大量民众来到丰城,同时,那些逃出去的人,很可能会再次返回,这就是顾夜辰的最终目的,也是城池繁荣的必要手段。
不过,当前的政策确实让人费解。
五百枚金币都很少人来入伍,更别提五十金币的奖金,这简直是在自取灭亡。
前期都做不好,更别谈后期的发展了。
果然,在城门打开的一瞬间,就有大批量的民众疯狂涌出,他们不用再偷渡了,可以正大光明的去逃难了。
由于第一天改动奖金的问题,顾夜辰这个城主,被纳入了欺骗的行当。
因此,第一天只招募了三百多号人,与此同时,流失了超过半数的人口。
第二天,顾夜辰又一次来到兵勇招募处,并且张贴了三项福利政策,这可彻底解决的民众的衣食住行,就连疾病治疗体系,也得到的人人全免治疗的服务。
这项政策上台,无异于让水深火热的民众,得到了大大的喘息。
有些人甚至舍不得离开了,他们要和子孙后代都留下来,这个城池的政策实在太好了,即便死在这里也愿意。
于是乎,准备逃离的民众锐减至百余人,而参军的人员,居然高达八千多人,这样的反转,无异于雪中送炭。
到了第三天,民众压根就不走了,这么好的福利不要,无异于大傻子。
而招募处,更是从白天排队到了黑夜,直到统计结束,已经招募了四万零三百名兵勇,这可大大超乎顾夜辰的预料。
这时,司鹰来报,传达了一则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常威远的三十万大军来了,就驻扎在十里之外的那片山林。
顾夜辰的脸色,也越来越严肃了,他估摸着,不超过两个时辰,必然会开战,而自己这边,大多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菜鸟。
尽管兰陵郡国人人尚武,皆可为兵,但是功法和武技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够,大多数人的境界,还停留在开脉境四重天的模样。
“城主,四万名兵勇,有三万以上都是开脉境的新手,千万不能近战,只要死守城池,必定度过难关。”许行分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