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两家又寒暄了几句。
沈老太太坐在正中央的位置,拉着小孙女的手,看向邬父说起关于这门婚事的细节。
别人家嫁女儿孙女的,她管不着。
但她的小孙女出嫁,里子面子都得有。
最先说的就是彩礼。
这个年代,农村的女孩出嫁,男方出的彩礼,30、50已经很多了。
城市里有些条件的家庭,出上百彩礼的也有。
而一些地区极其贫瘠的农村,十块八块就能把媳妇娶回家。
沈老太太提出彩礼后,房间里所有人全都沉默了。
尤其是沈家人,几乎将目光全都投向邬父,想要看看邬家的态度。
邬父则看向沈老太太笑道:“老婶儿,您能把宝贝孙女嫁到我们家来,我们邬家肯定不会亏待她,彩礼您说个数,也好让我们心里有个底儿。”
沈老太太微微点点头,老脸上却平添了几分威严:“你也甭说大话,邬家的条件,我们都知道,按照正常的来讲,彩礼加上盖房,再加上三转一响,怕是能压垮了你们邬家。”
“……”
邬父听着老太太的话,脸上的笑容不禁僵硬住了。
沈老太太瞧出邬父的脸色有些不好看,又话锋一转:“不过,你能有这个态度,倒也让我老婆子很欣慰。”
“呼……”
邬父闻言,又呼出一口长气。
沈老太太转头看向二儿媳和儿媳,淡声说道:“咱们把话说到明面儿上,也免得日后彼此落下埋怨,让你们心里都有个数,邬家的条件,就在这摆着,也不是马上就能改变的事儿……”M.
“好在邬毅这孩子,是个能干的,往后对卿卿好,卖卖力气,总能挣回来,你们既然要嫁女儿,就别强人所难,挑三拣四的。”
“咱们沈家,都不是眼皮子浅的人,往后两家帮衬着,总能把日子过好了。”
“你们听明白了吗?”
沈父沈母又怎么会听不出老太太话里的意思。
她这是拿话点他们夫妻呢。
然后,沈父沈母各自点点头。
沈父看向邬父,沉声问道:“既然两个孩子也有意思,咱就明人不说暗话,彩礼,你们邬家最少要拿出100块钱,另外,三转一响,自行车必须得有,其他的,现在买不起,以后再添置。”
“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房子。”
邬父见沈父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明白了,的确很有诚意,立刻点头同意:“彩礼肯定不会少了卿卿的,自行车我们也会想办法买回来,至于房子,邬家倒是有个老宅子……”
不等邬父说完,沈老太太开口拒绝道:“不行,你们邬家的老宅子,离得太远,还不如我们沈家的老宅子,离着沈家,过三条胡同,离着你们邬家,也就是几分钟的脚程。”
邬家的老宅子,在村南头,不仅离着沈家远,离着邬家更远。
而邬家现在住的地方,是邬父结婚时分家出来新盖的。
邬父听到老太太说起沈家的老宅子,不禁转头看向二儿子,用眼神询问他的意思。
按道理说,娶媳妇,一般都是盖新房子,或是男方家出房子。
这要是住去女方家腾出来的房子里,就显得有点吃软饭的意味,或是倒插门。
邬毅看了眼邬父,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又看向沈老太太,薄唇微动:“奶奶,我听卿卿的意思。”
“……”
一句话,不仅沈家人愣住了,就连邬家人也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