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
1982年初。
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确立。
年中时,马保业被调任县城工作,大队长的职位,由公社选举,沈父被任命为泊村的村委书记。
与此同时,其他村干部重新选举,经由公社批准,成立了新的村干部组织。
当沈卿卿得知这个消息后,却没有丝毫的高兴。
她爸选任村长,那就意味着,他要一直留在村子里,就算来了燕京,也只是小住。
这跟她当初的计划,偏差很大。
如今,她只要手头有钱,就会拿去买地,改革开放后,四合院重新开放,她已经收拾出三套四合院,还置办了不少家具,就等着接爸妈来燕京住着。
而她和邬毅,包括三哥和孩子们,也已经从京郊大院搬去四合院住着了。
除了她们,金婶儿也搬来燕京住着了。
原本沈卿卿打算将金婶儿给的那套四合院还给她,却被金婶儿拒绝了。
“你这丫头,送出去的东西,哪有还回来的道理?再说了,我都一把岁数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黄土埋头顶了,一个院子,来回折腾什么?”
沈卿卿坐在在金婶儿的身边,轻轻将头靠在她有些佝偻的肩膀。
这些年,她已经将金婶儿当成了同奶奶一般的亲人。
尤其是金婶儿跟着儿子一家来到燕京后,她妈和奶奶都不在身边,是金婶儿一直陪在她身边,给予她长辈的关怀,帮她照看孩子们,也打理着她和邬毅的衣食起居。
起初,沈卿卿并不想让她这么劳累。
但金婶儿却固执的让她和邬毅去忙,家里的事,她会帮衬着她,让她不要有后顾之忧。
这的确让沈卿卿少了许多顾虑,也更有精力去管理手底下的生意。
为此,她给了金婶儿很多丹药,连平日喝的水,也换成了灵泉水。
因为她希望金婶儿和奶奶一样,一直安康长寿。
她不是个能接受生死离别的人。
对于这一点,她始终是玻璃心。
或许是因为上辈子没亲没故,所以这辈子才会那么渴望。
就算她的身边已经有很多的亲人陪伴,她依旧不想失去任何人。
金婶儿轻轻抚摸着沈卿卿的头,心里又何尝不是万般感慨?
虽然她跟
着儿子一家重新回到燕京,但母子女三人之间,早就有了裂痕,就是修复,也很难再回到当初了。
至于她那个儿媳妇,还是那个德行。
毕竟苏明辉升官了,又被调来燕京,她就更加趾高气昂,那鼻孔恨不得长到脑袋顶去。
不过,有沈卿卿替金婶儿撑腰,也让她不敢造次。
而且,金婶儿待在沈卿卿身边的时间比较多,回去的时间很少,这也大大降低了婆媳之间的矛盾。
转眼间。
元睿三兄妹已经四岁半了。
要是放在现代,已经是幼儿园中班了。
可惜,现在仍然是改革开放初期,幼儿园这种东西,还不存在。
于是,沈卿卿就在燕京,破天荒的开了第一家幼儿园。
名称没变。
依旧叫幼儿园。
但沈卿卿却给幼儿园取了个名字,叫华夏幼儿园。
而元睿元哲和娇娇,成为了幼儿园第一批入园的儿童,又因着是在燕京,经过一番宣传,不少家族也将家中的幼子幼女送到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