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点铺子的两个厨娘也挺聪明,她们一看方子,还提议可以把花生也可以依法炮制的建议。
沈云酥在家也没闲着,每天上完课,还与黄婶一起做羽绒服,当然她是只动嘴不动手的了。
高管家为了收集到干净的鸭毛和鹅毛,他带着秦忠转悠了好几个村庄,才收集到了几斤。
不过后来大家知道了梧桐村里有人高价收购鸭绒毛,大家有了干净的鸭绒,就会送到沈家的加工房去。
黄婶第一件羽绒服是给沈云酥做的,轻薄的中长款。
她怕冷,也许上一世就是冷死了的原因,到了冬天,她恨不得手里天天都抱着汤婆子睡觉。
顾漓笙知道她怕冷,他让暗一从京城给她买了一个铜汤婆子回来。
沈云酥让娘亲把汤婆子外面做了一个棉套子,她晚上放被窝里,到早上都是暖和的。
黄婶觉得她这方法不错,她如法炮制,给顾漓笙和燕南寻也各做了一个。
花厅里,沈云酥眼睛看着医书,手里抱着顾漓笙的汤婆子。
燕南寻已经习惯了与她们一起坐在地毯上的软垫上学习。
沈云酥漫不经心地翻看着医书,她看到里面有几处不妥的地方,她拿炭笔圈了出来。
顾漓笙见她在书上写写画画,又看她蹙起眉头。
“怎么了,是不是看不懂,我让阿桐去把方御医喊过来。”
沈云酥摇了摇头,“不是,这几处病例的方子欠妥,还有更恰当的方子。”
这时候方文龙正好煮了驱寒的汤端了过来。
“不会吧!这书可是太医院的前院首送给我的。”方文把汤往桌子上一放,都来不及倒给几人喝。
他连忙拿起书看了起来。
沈云酥像背书似的说道,“第一个病例,如果把知母换成枳实和黄连,降火的效果更佳。”
听沈云酥如此一说,方文龙如醍醐灌顶,他连连夸赞,“这方子妙哉,妙哉!”
“第二个病例是消渴症,上面说用干姜是错误的,姜升火,消渴症最忌讳的就是辛辣,如果把干姜换成黄柏就比较恰当了。”
沈云酥的一番话,方文听得连连点头。
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差没有喊沈云酥为师父了。
方文龙面露愧色,“小酥酥呀!为师真的惭愧,你学习的速度,快得我都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咱们北冥若能允许女子考御医,就你现在的医术,太医院做个学徒绰绰有余了。”
皇宫里是有医女的,不过都是嫔妃从娘家带进来的,她们只为自己的主子看病,医术也是参差不齐的。
她们明面上的身份就是陪嫁奴婢或嬷嬷。
娘家有权势的,在进宫的时候都会配一个懂医的婢女一起进宫贴身伺候。
当然后宫里那些等级份位低的,她们大多数是没有懂医的婢女伺候。
在宫里,她们是最容易成为别人的垫脚石的,一不小心,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沈云酥听到方文龙如此说,她连忙问道,“太医院学徒算几品官?有多少俸禄?”
“我刚入太医院是从实习御医做起的,正九品,俸禄嘛!够花。”方文说着还瞅了顾漓笙一眼。
他能当着皇上的儿子抱怨俸禄少吗?那当然不能够的,除非下雨天出门没打伞,脑子进水了。
沈云酥见他那脸都憋红了,就知道皇上抠门,肯定没多少俸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