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永乐时期后,朱棣在第二天就进行了早朝。
在文武百官的注释下,他缓缓打开了那份,盖着大印的传位圣旨,并让一旁的老太监念给众人听。
“陛下万年,大明万年!”
有了这份圣旨在手,那些平日里对朱棣阳奉阴违的建文旧党们,也不由得打心底里佩服起朱棣来。
收起那份不该有的心思,今后还是老老实实辅佐这位永乐皇帝吧。
朝会上,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主动将自己的兵符上交。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两人主动放弃对皇位的争夺权,让那些汉王党,赵王党,都转投去太子府吧。
此外,朱棣特别下旨,特封林逸一个虚相的职位。
这个职位是朱棣为林逸特别建立的,因为林逸对他大明的特殊贡献,再加上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所以朱棣破例给林逸立了这么一个职位。
只要林逸在大明朝一天,他就可以拥有像宰相一样大的权力,文武百官、甚至连皇子皇孙们,见了他也得像见了皇帝一样,恭恭敬敬的行礼。
当然,林逸不可能白当这个官的,他还得协助六部推行新政策,毕竟就他一个懂得透彻,不用他用谁呢?
对此,所有官员竟没有一个开口反对的,这倒是有些出乎朱棣的意料。不过仔细一想,林逸毕竟不是永乐时期的人,早晚有一天是要离开的,何况他自己也说待不了多长时间,又有什么所谓呢?
接下来的半年内,朱棣暂且放下那颗想要征战异族的心,先把内部一些关键问题给处理好。
比如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各大营之间的战术演练,新式火器的研发,还有民生政策的一些调整等。
等这些问题处理的差不多了,国库也充盈了,百姓们暂且不用为饿肚子而烦恼了,朱棣这才准备用兵。
这一次,不把瓦剌、鞑靼他们打哭,自己绝不回头!
服用过生命药剂的朱棣,身体素质回到了三十岁
巅峰状态,半头白发重新变黑,脸颊上多了少许红润之色。
战前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林逸便动用空间之力,将二十万大军全部转移到了北部边关之处。
这么远的距离,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这下有林逸这么一搞,朱棣不知道省了多少功夫呢。
“预祝陛下旗开得胜,林逸就此告辞了。”
林逸拱了拱手,就准备要离开,返回自己所处的位面去了。
他毕竟是现代人,见不惯这种战争场面,把他们送到这里,自己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那些新政策已经开始实行,自己能教的都教给他们了,若有什么不行的地方,往后只能靠古人自己了。
朱棣有些伤感,“前些日子,老和尚走了,现如今你也要离朕而去,心里真是不痛快啊。”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能结识陛下这样英明神武的皇帝,已经是我林逸最大的荣幸。还望陛下打起精神,不要忘了咱们之间的约定。”
“剿灭倭寇一事,朕不会忘的。瞻基,把东西拿上来。”
听到朱棣的命令,朱瞻基不敢怠慢,连忙捧着一个包袱走了过来。
在林逸面前,朱棣将其缓缓打开,露出了里面的一把佩剑!
“这把剑,是朕让宫里最好的匠人、用最好的材料打造而成的,朕给它起了个名字——大明永乐剑!”